第A01版:封面

孙丽:

以人工智能驱动教研方法变革

近年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信息技术部主任孙丽,开启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研方法变革探索。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孙丽的不懈努力,该校成为全国首批入驻央馆智能研修平台的学校,就此拉开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的序幕。孙丽深知,传统教研多依赖经验与主观评价,而人工智能能为教学教研带来更精准、全面的视角。

孙丽介绍,借助智能研修平台,老师们通过课程录播,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记录。随后,人工智能从参与度、行为一致性、抬头率、行为活跃度等多个角度,对师生课堂表现进行深度分析。例如,通过分析学生抬头率,可直观了解其在老师讲解不同知识点时的专注度;依据学生行为活跃度,可判断其在课堂活动中的投入程度。这些精准数据为提升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孙丽说,以往教师可能仅凭借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但在智能研修平台助力下,教师可通过详细数据,发现课堂前半段学生参与度高,但后半段因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学生行为活跃度有所下降的情况。对此,教师可针对性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如在难点处增加互动环节,或采用更生动的案例讲解等。

该校语文老师王蕙表示,平台的分析数据,能帮助自己更精准地了解课堂上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老师们还可以运用平台,在自己的课程间展开对比,或对比自己与其他老师讲课的视频。“在教研活动中,同事之间的分析针对性更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很大。”王蕙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智能研修平台已成为该校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它不仅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这种创新教研模式成效显著,吸引了不少外校老师前来学习。

孙丽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更多可能,不断完善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为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何剑峰

2025-09-11 以人工智能驱动教研方法变革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81347.html 1 3 孙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