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闲暇无事,收拾书橱,一本“硬面抄”突然从旧书中探出头来。我用手轻轻拭去封面上的灰尘,打开扉页,几行略显模糊但很遒劲的字呈现在眼前:
赠纪效成同学: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愚师:赵登湖
1985年8月
看着这几行字,我平静的心海顿时泛起涟漪,流年的记忆缓缓打开,亦师亦友的赵登湖老师渐渐清晰起来。
那一年,我读初三,赵老师教我们班化学课,兼做班主任。可以说,是赵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并最终将我引入神圣的殿堂。
赵老师教学很严格,也很严谨。每节课他都要准备好卡片,将重要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从左写到右,蝇头小楷,一丝不苟。
有一次,赵老师让我背诵原子量。由于紧张,我竟背诵错了。他让我站着听了一堂课。课后他又将我带到办公室,让我重新温习、记忆,直至将抽背的内容全部回答正确才罢休。那时,早已过了吃午饭的钟点。
赵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一定要踏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当然更不能骄傲。”
从那次以后,我一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学化学是要做实验的。有一次赵老师为我们做金属“钠”的实验。他告诫我们:“钠要保存在煤油里,切不可将大块的钠放入水中。”他边说边将一小点的钠用镊子取出放入水盆中,一个火球立马在水面上升起,旋转,发出白光,伴有声响。真是神奇。
课后我跑到赵老师身边。赵老师很高兴,像一位好友似的手把手教我做实验,如镁条的燃烧、氢气的制取等。赵老师不厌其烦,不急不躁,细心谨慎。赵老师说:“学习要有严谨的态度,最好能动手,这样印象就深刻了。”
赵老师做班主任,和其他班主任有点不一样,总会让学生心情愉悦。
因为初三学习压力大,我时常会走神、犯困,甚至还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些苗头逃不过赵老师的眼睛。他常常利用课间将我带到操场,给我讲他年轻时当兵的经历,以及后来自学考取师范学校的事。操场上,栀子花香随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赵老师温馨的话语令我茅塞顿开。他说:“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他的话语令我坚定了信念,看清了方向。
赵老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于是,在我们犯困的时候,他便开始才艺表演,既活跃了气氛,也愉悦了身心。他还经常买一些零食给我们吃,和我们一起分享吃零食的喜悦。其实,赵老师那时的工资也很微薄。
有一次,班级里出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有人早恋了。这件事,没有逃脱赵老师锐利的眼眸。一次班会课上,赵老师从人生理想开始谈起,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追求,还用自己的例子引导同学们。他说:“少儿时的喜欢,不是恋爱,更不是以后的婚姻。同学们,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
那次班会课起到了作用,此后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
那年栀子花开的时节,我参加中考,终于没辜负赵老师的希望,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公布成绩的时候,赵老师和我一样激动。我们紧紧相拥。我竟在他的怀里抽泣起来。他用手帕拭去我的泪水,轻声地说:“祝贺你!祝贺你!”
到学校读书的前夕,赵老师托人送来一本当时很流行的“硬面抄”。我手捧硬本,热泪盈眶,默默念叨:“赵老师,我绝不会忘记你的,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毕业后,我在城里上班,和赵老师见过几次面,早几年也有过一些书信往来。书信里,赵老师将自己的教育心得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我,让我参考,引导我前行。我多次邀请他来城里聚聚,他总是一再推辞,竟然没有来过一次。再后来,随着单位的变换,我和赵老师的联系越来越少,直至断了音讯……
多年后,一位初中同学建起微信群,群名为“湖水澄明”。我百思不得其解。他在群里发了个“你懂的”动画表情包。后来在一次初中同学聚会上,我才知道,这个群的组织者就是曾经的那位早恋男主角,群名“湖水澄明”里有赵老师名字“登湖”的影子。他也是自嘲一笑:“年少轻狂不懂事。”我立刻补充下一句:“湖水澄明心自宽。”说完,我们都笑了起来。
再后来,听说赵老师已经移居江南的一座大城市,和他的儿子住在一起,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在微信群里,我发消息,祝福赵老师,长寿、健康、快乐。群里立马热闹起来,祝福语像烟花般璀璨、漫天……
看着这本“硬面抄”,我心潮澎湃,自感惭愧。室里栀子花正在绽放。渐渐地,我轻嗅着栀子花的香,眼里仿佛看到亦师亦友的赵老师正神采奕奕地向我微笑,向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