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美食之都

桌上鱼

■颜巧霞

我的家乡是水乡,盛产各种淡水鱼:鳝鱼、鲤鱼、黑鱼、草鱼、虎头鲨、昂刺鱼……鱼多到说不完。回忆小时候,村子里的人家虽说都不富裕,但是餐桌上从未不差鱼菜,只不过日常上桌的鱼都是些不值钱的小鱼、杂鱼,使用红烧、酱煮、熬汤等一些寻常的家常做法。

直到孩子生日、老人寿诞、儿女婚嫁的时候,一切都要讲究起来,上桌的鱼寓意要好、个头要大。当家主妇去菜场买鱼,左挑右选,十分谨慎,最终选择寓意“鲤鱼跃龙门”的鲤鱼。做法上绝不能敷衍,刮鳞、去内脏,鱼肉开花刀,清洗干净后裹上面粉,然后下油锅小火煎炸,直至两面金黄,最后放在椭圆形的白瓷盘里,浇上酸酸甜甜的红色番茄酱,色香味俱全,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上一口。宴席上,必有一位大人起头说:“快来,尝尝这油爆鱼。”另一位大人会说:“你先来,你先来。”站在桌旁的孩子等不及了,扯着大人的衣裳,用手指指着蜜瓜色的油爆鱼。大人赶紧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放在孩子的碗里。孩子大口吃起来,鱼肉嘎嘣脆,比炸蚕豆香、炸豌豆脆,就连鱼骨、鱼刺也都能吃。

日子渐渐好起来,办宴席的主妇在菜场上转了一圈,土腥味较重的鲤鱼已无法满足需求。她们问卖鱼的老板:“有鲜活的季花鱼吗?”她们听研究美食的厨子说,油爆鱼油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难得办一次宴席,当然要让亲朋好友吃得又好又健康,那就买价格昂贵的季花鱼。季花鱼就是鳜鱼,“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鳜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还有人将鳜鱼比作“天上的龙肉”,这样的菜上桌会众口一词地说好。

宴席上的鳜鱼普遍采用蒸食法,先将鱼去鳞、去内脏,接着在鱼肉上开花刀,然后往鱼肉上抹上料酒、盐,再撒上适量的姜丝,放在蒸锅里蒸,蒸熟后撒上一些葱花、蒜末,淋上热油后上桌。有会吃的食客大呼一声:“季花鱼来了,让我找找‘花’。”这“花”就是鳜鱼肚子里的幽门盲囊,不仅深受一些食客的喜爱,而且按习俗要让给宴席上年岁最大的老人享用。老人必定会说:“给他们小的吃。”有人劝道:“您老自己吃,他们小的日子过得好着呢。”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大家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老人和孩子。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厨房里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清蒸鳜鱼也已经成了一道寻常的家常菜,大家有了想买就买、想吃就吃的自由。

2025-04-21 ■颜巧霞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71154.html 1 3 桌上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