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洪泽湖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孙猴子 ——读《悟空请回答》

■田 俊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南京著名书坊世德堂的“编辑”们,在一大堆形形色色的纸稿里看中了来历不明的《西游记》,精心编辑,热闹面市。从此,这个石破天惊横空出世的顽皮猢狲、一根金箍棒横扫三界的桀骜战神、九九八十一难炼成钢的执拗行者,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激励过多少豪情壮志。2024年,《黑神话:悟空》上市第三天就打破了中国游戏销售纪录。正如制作方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冯骥所说,《西游记》与孙悟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IP之一。从京剧脸谱的油彩、卡通电影的泼墨,到动漫角色的像素,跨界爆款并非一飞冲天的“黑神话”,而是伏脉千里的水到渠成。

鲁迅、董作宾等根据《淮安府志》,确定了《西游记》的作者是十多岁时就以文才出众享有盛誉的吴承恩。虽然仕途坎坷,但吴承恩吟诵过淮安书院的程朱理学、饱览“九省通衢”漕运盛景、赓续“进士之乡”千年文脉,这一切尽数融入明嘉靖年间的青灯黄卷,执笔蘸墨间构建起暗藏儒释道交融密码的传世经典。吴承恩没有子嗣,而他创造的孙悟空无畏时空流转,始终在人性神性的博弈中腾云驾雾,在对自由独立的浪漫想象中七十二变,成为全世界共同仰望的精神图腾。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孙猴子。哈佛大学的学生们潜心探讨“西游哲学”,AI大模型用算法解析取经团队的管理智慧……1957年,李政道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获奖演说时这样说:“孙悟空翻了一串跟斗,以为已经到了宇宙尽头,实际上还在如来佛的手掌中。因此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记住,即使到了如来佛手指的底部,我们离绝对真理依然很远、很远。”

在澳门出生、成长的资深教育工作从业者、作家彭执中先生,带来了他自己的解读,那就是在《悟空请回答》中36个精妙独特、有情有理的自问自答。既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型的“悟空这么厉害,取经路上为什么经常被妖怪打败?”“哪吒怎么把天空变走的?”,也有学术探究型的“玉皇大帝与佛祖谁更厉害?”“观音是如何组建取经天团的?”,更有孩子气十足的提问:“吃唐僧肉真的能长生不死吗?”“为什么观音要变成妖怪?”“悟空的七十二变够用吗?”……

在这场妙趣横生的问答游戏中,我们不仅能汲取到经典历久弥新的能量,更能获得深度阅读的酣畅淋漓。

坚强乐观、自高自大、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居然在《西游记》里哭了30多次,次数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相上下。

唐僧为什么不爱搭理沙和尚?原来,和流沙河时期沙和尚脖子上的恐怖挂饰有关。

昴日星官是公鸡,他的妈妈毗蓝婆菩萨必然是母鸡,因此可以降伏蜈蚣精多目怪。这里面有一物降一物的朴素民间智慧,此外,菩萨是母鸡的设定亦有英雄莫问出处的胸襟坦荡。作者彭执中不禁拍案赞叹:“鸡犬皆可以为菩萨”,比起儒家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更有志气!

悟空为什么有问必答?经典经得起一读再读,360度、全情境自由代入,读出读者个性与时代风貌的韵味。身处教育前沿的彭执中更从《西游记》里读出童年的懵懂艰辛,读出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在与孩子们、家长们的一次次面对面互动中,他贴心地分享,这位脚踏筋斗云的叛逆者,何尝不是一个渴望爱与呵护的孩童?想想看,无法参加蟠桃会而恼羞成怒,像不像因为同伴孤立而歇斯底里的小孩?这时候家长的一味镇压,会不会如同玉皇大帝的火上浇油,直接引发大闹天宫?内卷式焦虑、喧嚣与孤独如影随形的时代,孙悟空成长叙事中充满禅意的东方智慧颇具借鉴意义。

彭执中在书的结语里真诚地说,《西游记》有很多种读法,本书是我的读法,欢迎大家分享属于你的那一种。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面世433年后的今天,同在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悟空请回答》是一种祝福吧,祝福每个在人生之初就与悟空“义结金兰”的孩子,永远葆有大圣的果敢与热情,朝着生活开阔处大步前进,现实的问题也许很冷很硬,就用天真、幽默和热情,给出温暖明亮的答案吧。

2025-09-26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82392.html 1 3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孙猴子 ——读《悟空请回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