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光,因丁达尔效应而具象;精神,因榜样力量而可感。在邮储银行淮安市分行这个大家庭里,有这样一群追光者:他们以专业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即日起,本报开设“追‘光’而行 让美好发生”专栏,深度挖掘榜样精神内核,陆续刊发邮储银行淮安市分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以榜样为镜,汲取榜样力量,传递榜样“接力棒”,点亮榜样之光,统一思想和行动,把力量凝聚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持续让美好发生。
■融媒体记者 杨 帆
风雨兼程二十载,初心不改照芳华。她扎根基层二十余载,从柜员到支行行长,用坚韧与智慧书写精彩的职场篇章;她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年轻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屡创佳绩;她以家人般的温暖凝聚人心,用专业与担当赢得政府与客户的信赖。她,就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淮安市淮阴支行行长龚丽莉——一朵绽放在金融一线的铿锵玫瑰。
团队管理:
以心换心,锻造“青春战队”
“没有归属感,就没有战斗力;成为一家人,才能一起拼!”这是龚丽莉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支行年轻员工占比高、新人流动频繁的情况,她创新提出“因人设岗、以老带新”的管理模式。
她为每位新员工配备“金牌师傅”,通过实战案例传授专业技能;针对个别“躺平”的员工,她细心观察其家庭需求,调整工位让优秀同事围绕在其身边,甚至为其争取资源,用业绩激励其重燃斗志。一名消极怠工的员工在她的鼓励下,半年内业绩跃居团队前列,其父母感动地说:“龚行长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工作态度,还改变了他的人生。”
团队活动是龚丽莉凝聚人心的“法宝”。趣味运动会、集体生日会、亲子观影……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让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一次夕会上,她发现员工小李连续请假、神情恍惚,得知其父母接连住院、孩子无人照料后,立即联系熟识的医生协助治疗,并为其推荐可靠的月嫂。小李含泪感慨:“龚行长让我明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业务攻坚:
敢为人先,打破“零的壁垒”
淮阴支行地处竞争激烈的城区,公司业务曾是短板。龚丽莉到任后,敏锐抓住省行政策机遇,带领团队攻坚。2023年8月,她以省行行长到淮阴区调研为契机,梳理重点项目,推动8.8亿元贷款获批。
该行工程保理业务推广初期,因相关公司习惯使用隐债主体发包,屡屡碰壁。龚丽莉带头走访十余次,反复沟通方案。2024年春节前一周,合作银行放款延迟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缺口,她带领团队加班至除夕夜,最终完成2000万元紧急放款。企业负责人连连致谢:“这笔钱解了燃眉之急,邮储是真正的伙伴!”
乡村振兴赛道上,她同样敢闯敢试。盛夏八月,她顶着烈日走访13个镇街,与村干部“泡”在田间地头调研。调整人员结构,进一步推动“三农”服务下沉。2024年,淮阴支行累计走访超3000户农户,小额贷款年净增居全区第一,并成功发放邮储银行淮安市分行首笔村集体贷款,还拿下1亿元拆迁款代发业务,资金留存率超30%。“从‘零基础’到‘新引擎’,龚行长让我们看到了邮储的担当!”淮阴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情怀担当:
以爱为桥,守护“邮储家人”
在员工眼中,龚丽莉是“行长”,更是“家长”。一名员工确诊肺癌后,她帮忙联系上海专家,又带着团队驱车探望。员工朋友圈里那句“谢谢家人,我会早日归来”,让她潸然泪下。
她将关爱延伸到员工家庭:“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为男员工家属送花,“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上门慰问。一名客户经理感慨:“她记得每位员工的生日,却总忘了自己的生日。”
二十四载春秋,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初心诠释担当。从“零售吃饱”到“公司吃好”,从“单兵作战”到“百花齐放”,她带领淮阴支行连续两年KPI位列第一,荣获总行“最佳网点”等称号。正如她所言:“基层金融人的幸福,就是看到团队成长、客户认可、社会需要。”龚丽莉将继续以奋斗为笔,在普惠金融的画卷上挥洒更多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