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以前,这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2019年起,范荡村以“四清一治一改”为抓手,拆除废旧旱厕、猪圈60余座,整治河塘近50亩,粉刷墙面37000平方米,房顶刷灰7022平方米。村民还自发捐资2.5万元,新建了一座高标准公共厕所。
“以前门口堆杂物,现在建起小花园,看着就舒心。”一位村民指着自家门前的花园说。村里新建了130米长的文化宣传墙,20幅墙体彩绘生动展现了孝老爱亲、生态保护等主题场景;1600平方米健身广场上,21个监控摄像头守护村庄安全;120盏路灯在夜晚亮起,照亮村民回家路。2022年,范荡村获评“江苏省卫生村”。
产业赋能 强文明底气
不久前,在范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稻田里,4台大型农机紧张作业。2019年,该村争取到省国土厅2600万元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如今2150亩土地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收800元租金,在这儿打工每天还能挣120元。”一位正在田间巡查的村民掰着指头算,“加上年底分红,一年多赚3万多元!”
此外,村集体投资200万元建成300吨容量的冷库,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4个厂房出租给工业集中区,年收入30万元;2023年开办的“金福源”榨油坊,年销售额达12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腰包鼓了,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更高了。”范加金说,村里成立劳务合作社,吸纳农户就业,真正实现富民增收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
文化聚力 树文明新风
“婚事新办不铺张,彩礼不要‘万紫千红’……”每周五,范荡村的乡村大舞台上都会响起淮剧小调。由15位村民组成的“南集小戏”文艺宣传队,年均开展30余场演出,把村规民约编成《亲家和》《出礼》等原创剧目。在道德评议会的推动下,村规民约明确“随礼不超过200元”等,村民们的人情负担减轻了,“好儿媳”“好婆媳”等评比活动让乡风更加和睦。
农家书屋里,孩子们围着书架挑选图书;法治宣传长廊前,老人们驻足观看民法典漫画;端午时节,包粽子大赛和香囊赠送活动吸引了全村老少参与。“现在晚上不是聚在一起打牌,而是去广场看演出、跳广场舞。”王建生老人笑着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心里也敞亮!”
如今的范荡村,不仅是“全国文明村”,更是村民心中的幸福家园。范加金站在村部门口,望着远处连片的稻田说:“文明建设没有终点,我们要让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交织成最美的乡村底色,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