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本届广交会上,该公司成功与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多个顶级体育场馆运营方达成合作,标志着该公司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已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强协同,“出海”逆势“突围”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是外贸企业抢抓订单、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为支持企业“掘金”广交会,我市召开第137届广交会行前宣讲会和新企业座谈会,对参展流程以及展位、证件、展位搭建等管理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提升企业展出水平,助力企业取得成效。
通过广交会这一平台做大做强的企业比比皆是,淮安品向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经过4届广交会的沉淀和积累,该公司的出口额已从2022年的300万美元跃升至1800余万美元。
展会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市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日本大阪展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制定并发布《2025年淮安市贸易促进计划》,深入推进“淮品出海”行动,为广大外贸企业把握国际市场新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我市外贸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大大提升,1—4月,我市进出口总值181.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居全省第三、苏北第一。其中,对RCEP成员国增长14.4%、中美洲增长22.8%、大洋洲增长74.5%、东南亚增长11.3%、西亚增长16.3%、非洲增长16%,国际市场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机电产品出口90亿元,占比超六成。
据了解,我市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和高效的综合服务,助力外贸企业持续释放创新活力,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彰显“淮安智造”的国际竞争力。
采访手记
又是一个雨季来到广州。来去匆匆的雨,也让行人行色匆匆。来到广交会展馆,才知道外面的风雨不算什么,馆内早已火热。
来自全球的客商相聚在珠江畔,朝着同一个目标——合作共赢而努力。尽管面临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林立、绿色转型遭遇滞阻、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等挑战,但每个人依然满怀信心。
信心从何而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广交会展馆从最初的1.8万平方米发展到如今的琶洲展馆162万平方米,扩大的不仅仅是面积,更是我们与世界的“朋友圈”。
记者采访我市参展企业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忙不过来”这四个字。这种朴实的反馈,正是淮安外贸火热发展的生动写照。一场贸易盛会,让淮安外贸企业收获了新的机遇、奔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增强了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