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法治“组合拳”,如何打出发展新活力?

■通 讯 员 李 猛 胡加云

融媒体记者 王 舒


企业发展与法治保障紧密相连,淮安是如何打出法治“组合拳”,助力企业发展的?

——淮安新闻网网友

187****2563



企业活力强不强,要看营商环境好不好;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法治,一个大而全的抽象概念,如何让企业可感、可及?市司法行政部门从立法到执法,从矛盾调解到普法宣传,在经济发展舞台为企业成长“站台”。

古语有云:“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强调法度需因时而动、顺时而变。面对喷涌勃发的经济新业态,淮安创新实施立法“配餐+点单”项目,精准点穴、以变应变。

具体来说,市司法行政部门聚焦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深入调研企业需求,与相关部门协作,针对特定产业、特定问题制定精准法律规范。比如,针对无人机物流产业,及时出台法规,明确飞行空域、运营资质等,让企业发展有章可循。

既建章立制,又破壁清障。借助公平竞争审查智慧化监测评估系统,市司法行政部门对各类文件制度进行全面“体检”,常态化开展“立改废释”工作,把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一一清除,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清除“绊脚石”,找来“引路人”。去年,市司法局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提供“法律托管”服务,一方面,通过“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政务新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另一方面,会同市律师协会,在律师行业进行充分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律师积极参与。今年年初,市司法局又启动“法律托管”提质拓面工程,有序扩大“新设立民营企业”覆盖面、受益面,力争让更多有需求的初创民营企业享受免费“法律托管”服务。同时,进一步提升托管律师事务所和托管律师的服务质效,助力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涉法难题。

如此,双向发力,成效凸显——2024年下半年以来,淮安遴选确定托管律师事务所72家、托管律师431名,明确涵盖企业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6个方面的12项服务项目,赴各类托管企业上门服务860余次,对托管企业提出的614件需求,现场或事后提出解决建议502条,另提出促进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847条。

和统计数据相比,企业感知更见温度。2024年7月8日,江苏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在淮郑重地在一份《“法律托管”协议》上签名。“没花一分钱,请来了大律师!今后6个月,我们可以免费享受法律服务,还都是淮安知名律师,这好事去哪找?”他兴奋地说。(下转A4版)

2025-04-1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70699.html 1 3 法治“组合拳”,如何打出发展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