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疆淮共育时代新人

■淮安融媒记者 方祥军

通 讯 员 王 星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进一步落实淮安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对口支援教育合作协议,3月23日至24日,淮安市新安小学的10名师生代表,走进第七师胡杨河市,围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教学研讨、民族团结等多元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共同探寻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力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援疆探新路,对口帮扶走在前。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3月24日,在第七师胡杨河市机关、一三〇团中学等地,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党委书记张大冬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在前列”为主题,就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重要指示,通过思政课开发、学生结对交友、创建名师工作室等举措深化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援疆综合效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宣传阐述,引起了当地广大干群和学校师生的深切共鸣。

“小好汉”走进“大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对象全员覆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活动中,淮安市新安小学与一三〇团中学的学生们,共同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并在校园内认养了一棵承载着两地青少年美好期许的胡杨树。当天下午,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学生们还走进当地哈萨克族学生家中,深入开展家访交友活动。他们好奇地学习弹奏民族乐器、跟着欢快的节奏跳起民族舞蹈、品尝特色美食、探寻民族文化……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基因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动力源泉。活动期间,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师生们参观了七师军垦发展历程展,在一件件斑驳的历史实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中,实地感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同学们还通过一起重温总书记重要回信、情景故事讲述、中队会等形式,向七师师生生动展现了“新安旅行团”“风云五万里,永远跟党走”的光辉历程。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大家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努力争做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

2025-04-01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9728.html 1 3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疆淮共育时代新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