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制发联合检查计划873份,合并市、县(区)、镇(街道)检查6693次,跨部门联合监管任务占比达66%,同比增幅达18%。
检查合并了,要求会“缩水”吗?记者从一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检查清单看到,上面罗列着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项检查内容。“清单基本囊括同类企业所有检查事项。”执法人员介绍,淮安多轮梳理检查事项,确保不遗漏,也不盲目增加,只为集中执法资源,减少对企业干扰。
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政府部门须联合检查、审慎执法,企业可多头反馈、一键直达。如淮安创设行政检查投诉举报“七条铁规”,入企检查前必备案,制作的相关微动漫在企业集中生产经营区、公交班车等媒介全面宣介;推选48家涉企行政检查观察哨,反映涉企检查问题;建立涉企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投诉举报机制,将涉企行政检查划分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个案检查和“邀约式”检查指导四类,各行政执法机关在事前履行相应备案程序,事后录入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违反“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的行为,严肃责任追究……一系列举措,套上制度紧箍,畅通反馈渠道,让检查不再随性。
政府权力“打包”,企业红利释放。自去年淮安印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以来,全市重点行政执法部门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9.8%。省工商联民营经济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近四年来,民营企业对淮安市“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点选率呈大幅下降态势,分别为23.57%、16.35%、12%、0.71%。
另一组数据更具含金量:得益于优异营商环境,2024年,淮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9.4%、11%和21.3%,均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