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去年以来,淮安农商银行以“金融为民”为核心,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传播金融正能量,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社会氛围。
■融媒体记者 吴家婧 通讯员 马楠松
精心组织 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淮安农商银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启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方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淮安农商银行成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由行长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作为牵头部门,负责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总结上报工作,其他部门积极主动配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全员参与,凝聚宣传合力。淮安农商银行各区域支行负责人、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运营主管等组成宣传小组,深入基层网点部署宣传活动,通过统一部署、突出主题,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各网点结合实际,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
多维宣传
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2024年,淮安农商银行通过多场活动,持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去年3月,淮安农商银行精心策划“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活动期间,该行共印制11000份“3·15”活动主题折页,供网点宣传使用。淮安农商银行微信订阅号每天推送金融知识,内容涵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八项权利、电信诈骗、不法贷款中介等常见问题。全行91家网点在门口设置金融知识服务台,为过往群众讲解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见问题,提醒大家提高防范能力。
去年6月,淮安农商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进一步落实监管部门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要求。该行统一印制宣传海报182张、折页1万份,发给全行91家网点,供网点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活动使用。利用网点大厅电视、LED显示屏、ATM机显示屏循环播放活动主题口号,设立公众教育区,摆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网点人员利用客户等待时间发放折页,讲解金融知识,尤其针对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中老年客户,做好宣传提醒工作,同时向客户普及电信诈骗手段、反洗钱、数字人民币、反假币等金融知识,在厅堂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去年9月,淮安农商银行围绕“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折页2万份、各类赠品500余份,覆盖城镇社区、企业、校园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4期专题内容,涵盖“十大典型诈骗案例”“电子支付知识”“金融网络安全宣传”等,同时制作非法集资短视频,通过员工转发至朋友圈、客户群、社区群,扩大宣传覆盖面。
深入基层
守护群众金融权益
为更好地守护群众的金融权益,淮安农商银行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传活动。在城区网点,工作人员通过网格化走访,进企业、进社区、进街道、进学校开展流动宣传;在农村网点,工作人员走进集市、走进村组、走进学校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去年3月15日,淮安农商银行城北支行利用新打造的金融教育宣传区域,邀请附近老人、个体户、新市民等40多人参加“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该行工作人员为大家普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如“防范AI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等,并开展有奖问答活动,与居民互动。
去年6月14日,淮安农商银行联合人民银行淮安市分行走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征信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银行借贷知识、信用卡基本概念,结合案例分析非法校园贷、传销贷、刷单贷的惯用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远离高利诱惑。
去年9月14日,淮安农商银行码头支行联合当地政府部门走进少数民族村,宣传金融惠民利民政策,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还精心制作防范电信诈骗课件,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提醒村民守好“钱袋子”。同一天,淮安农商银行城北支行在淮阴区老年大学举办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为老年人介绍淮安农商银行手机银行老年版的使用方法,指导他们设置安全密码、保护个人信息等,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缩小“数字鸿沟”。
一系列的行动表明,淮安农商银行始终走在金融知识普及的前沿,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金融权益。淮安农商银行将积极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社会责任,秉持“周到金融、家乡银行”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优化金融服务,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为家乡人民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