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3·15”主题金融特刊

爱护维护人民币 共创金融文明

■通讯员 王树荣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国家经济主权的象征,是国家信用的体现,爱护人民币、维护人民币正常流通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却可能对人民币造成损害。近日,笔者深入街头巷尾,探寻那些与人民币“相处”的日常点滴,了解如何更好地守护人民币。

人民币遭遇“委屈时刻”

周末的菜市场人声鼎沸,市民刘大爷买了一把青菜,刚把钱拿出来,摊主小赵就着急地“夺”了过来,匆忙塞进钱箱、迅速找零递回,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但刘大爷注意到,有一张纸币的边角被小赵粗暴的动作撕裂了。他忍不住皱眉:“小伙子,钱轻点拿,这都是咱辛苦挣来的,也是国家的钱啊。”小赵尴尬地笑了笑,解释自己太忙没顾上。

在公交站台,一位年轻小伙在等车间隙,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币,折成纸飞机朝远处扔去,引得周围乘客侧目。一位老奶奶轻声劝说道:“孩子,钱可不能这么糟蹋呀。”小伙这才不好意思地捡起纸币,可纸币早已布满折痕,不复平整。

笔者走访发现,日常生活中像这样不爱护人民币的场景并不少见。文具店里,个别同学用铅笔、圆珠笔在人民币上随意涂写,或是把人民币折成各种形状;七夕节、情人节时,个别商家将人民币折成“爱心花束”凸显仪式感……种种行为,都让人民币“伤痕累累”。

用行动彰显对人民币的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人民币保持整洁、完好?金融专家给出建议。

一方面,树立正确观念。人民币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心血,无论是百元大钞还是小额零钱,都应被珍视。要从内心深处爱护人民币,自觉摒弃把人民币当作普通纸张随意摆弄、损坏的错误想法。

另一方面,使用时注意细节。付钱、收钱时双手轻拿轻放,避免揉搓、撕扯纸币。遇到破旧、污损但仍可识别的人民币,不要嫌弃拒收,应及时前往银行网点兑换新钞。银行设有专门的残损币兑换窗口,工作人员会依据相关规定,按照残损程度给予等额兑换或部分兑换。存放人民币也有讲究,尽量使用专门的钱包、钱夹,将纸币平整放置,避免与尖锐、油腻物品混放,以防刮花、弄脏人民币。

此外,抵制故意损坏人民币的行为,若看到有人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恶意损毁,要友善提醒,积极宣传爱护人民币的知识。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顾客提供干净整洁的找零环境,妥善保管经手货币,不使用污损严重、无法辨认的纸币进行交易。

爱护人民币,不仅展现个人文明素养,更是维护国家金融形象的有力举措。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携手共筑爱护人民币的坚固防线,让国家名片始终熠熠生辉。

2025-03-1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8347.html 1 3 爱护维护人民币 共创金融文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