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从“坐诊式”普法到“挂钩式”服务

淮安:“护戎江淮”用情暖心 守护“最可爱的人”

■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通 讯 员 姚启星 谢亚康

张传杰

本报讯 3月7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清江浦区长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举行“护戎江淮”律行百镇挂钩联系律师信息发布活动。全市34家律师事务所、65名律师挂钩联系全市102个镇街,围绕退役军人、军人军属所需所盼,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纵深推进“护戎江淮”三年行动计划。

以法为盾,守护“最可爱的人”。2023年,我市启动实施“护戎江淮”三年行动计划,并将其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法院等部门通力协作,在市律师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遴选172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律师,组建“护戎江淮”百人律师服务团,走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与部队营区,常态化开展“律行百镇”“律稳千岗”“律进军营”“律授云课”等公益普法活动,解决涉法问题,依法加强军人军属权益维护。

两年来,“护戎江淮”百人律师服务团面向全市16.5万名服务对象,“线上+线下”齐发力,将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送到服务对象“家门口”,累计开展普法宣讲180余场、举办线上普法活动18次、解答涉法咨询4300余人次,惠及10万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30余件。我市同步构建专家坐诊、巡诊、会诊,领导接调、律师陪调、法官辅调“三诊三调”工作机制,打通老兵调解与人民调解、诉前调解融合通道,形成源头、传导、转化全链条、闭环式工作体系。

搭乘“律行百镇”送法服务“大篷车”,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还会同律师服务团,将帮扶救助、关爱民生作为重要职责,进社区、到地头、入家门,与老兵、军属拉家常,帮助解决劳动就业、生产经营、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关心关爱多病多残及失独困难家庭,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探索走出一条“护戎江淮、法润兵心”的淮安路径。

2025年,为持续优化服务方式,该行动转变传统授课普法方式,将服务端口前移,建立挂钩联系律师信息发布机制,(下转A2版)

2025-03-10 从“坐诊式”普法到“挂钩式”服务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8064.html 1 3 淮安:“护戎江淮”用情暖心 守护“最可爱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