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通 讯 员 冯 磊 李 平
吉希翼
2024年,我市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精心谋划部署、坚持特色发展,打好“组合拳”,不断激发建筑业发展新活力。
去年,全市新增规上建筑业企业127家,新增数量位列全省第4;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规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277.4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位列全省第7,持续助力GDP增长、税收稳定。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权威公布,我市位列建筑业百强城市第34,较去年进位3名。
坚定信心稳增长
2024年5月,我市召开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总结建筑业发展成绩,分析国内外经济和建筑市场形势,印发《淮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制定4个方面11条举措,为我市建筑业未来三年发展指明目标和方向。
面对建筑业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市持续引领建筑业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推动企业业务范围向高附加值领域横向拓展,向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延伸,提高抗风险能力,去年1—11月份,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36.4亿元,同比增长3.8%。先后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建筑业外埠市场调研,观摩推介我市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领域优质企业的代表性项目,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去年1—11月份,全市完成建筑业外埠市场产值845.4亿元,同比增长5.1%。鼓励企业以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设计咨询、材料供应、央企项目专项承包等形式,加大境外市场开拓力度,目前,我市建筑业企业共在10个国家建设12个工程项目,合同总额约20.7亿元。
提质培优促转型
2024年10月,淮安市首届“凡之晟杯”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部品部件生产职业技能竞赛举行,全市14个参赛队伍的42名选手同台竞技。此次活动有力提升了我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部品部件生产职业技能水平,壮大了人才队伍,促进了产业发展。
我市坚持有序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指导企业深刻理解建筑业资质改革内涵,紧抓契机,提升水平。2024年,服务849家企业完成市批资质延续,服务596家企业完成省批资质延续,辅导8家总承包企业和4家专业承包企业晋升一级资质。同时,持续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支持引导企业用数字技术、绿色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24年,我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93.72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34%;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15.9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连续三年达100%;2个项目获批2024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科研项目。
加强管理优环境
2024年6月,市住建局召开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推进会,传达国家、省、市根治欠薪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推动开展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就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做法和存在的矛盾进行研究讨论,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治理。
2024年,我市开展建筑业企业摸底工作,共摸排涉及建筑业上下游企业3900余家,为建立建筑业沟通交流平台、保障政策上通下达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用工管理、信用建设,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专项整治活动,对876名疑似挂证人员进行核查,目前整改率达88%;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创新实施清欠保障协管制,邀请人社、公安等部门协同处理紧急事项,形成追讨欠薪工作合力,全年共受理农民工投诉33批次、同比下降13.2%,涉及850余人,涉及金额约1830万元,均得到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