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 雪 于苏婉
本报讯 去年以来,市财政局创新开发金融政策产品,优化财政金融工具,持续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中小微企业、“三农”、科创企业等集聚,为全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赋能。
聚焦小微企业,为传统产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作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我市进一步聚焦地区经济发展和经营主体实际融资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产能转换降低融资成本。去年以来,市财政局联合金融机构为全市2528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金融产品166.51亿元、财政贴息资金0.33亿元。
聚焦“三农”,向乡村产业精准滴灌“金融活水”。市财政局着力打通资金流向通道,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以“淮安乡村振兴贷”为抓手,精准破解普通农户、家庭农场、涉农小微企业等融资难题,累计投放贷款17.8亿元,为乡村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财政金融支持。
赋能科创企业,为新兴产业“以信换贷”提供数据支持。依托淮安市企业征信服务平台,该局建立覆盖全市质量企业、科技企业的专业数据库,实现企业名单、质量要素信息及科创信息常态化归集共享,为全市科创企业精准“画像”。
目前,淮安市企业征信服务平台涉企数据归集达46类、5700余万条。先后推出质量融资增信产品“淮质贷”、科创企业融资产品“创新积分贷”,高效助力企业“以信换贷”。产品上线后共帮助135家企业实现信用融资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