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生活中偶尔因情绪或外界刺激流泪属于正常情况,但若是莫名流泪且伴随流脓、眼周红肿等症状,就需警惕泪道病。近日,盐城市建湖建阳眼科医院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马扣洋通过本报,向市民科普泪道病的识别、危害与预防知识,提醒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马扣洋介绍,泪道如同眼睛的“下水道”,泪腺分泌的泪水,除部分蒸发外,其余需通过泪道引流至鼻腔。若泪道因炎症、外伤、异物或先天发育异常出现阻塞、狭窄,就会引发流泪不止、流脓、眼周红肿等症状,即泪道病。他特别指出,多种行为会加剧泪道阻塞:不常洗手、使用不干净的毛巾、随意揉眼睛;在公共水域游泳不注意防护;处于多风、尘烟等不良环境时不做护眼措施;眼部化妆品清洁不彻底等。 “泪道病绝非‘流泪而已’。”马扣洋强调其四大危害:影响视觉,泪水遮挡视线导致视物模糊,影响读书、做饭等日常活动,甚至危及出行安全;破坏美观,长期擦拭泪水会导致眼周皮肤发红、粗糙,严重时可能导致下睑外翻;引发炎症,滞留泪水易滋生细菌,进而诱发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眼部炎症;危及健康,拖延不治可能发展为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严重时可能引发眼眶甚至颅内感染。 针对泪道阻塞的原因,马扣洋介绍四类常见因素:先天因素(如泪道闭锁、泪道缺失)、炎症感染(如结膜炎、睑缘炎扩散至泪道)、外伤因素(如机械损伤、烧伤等导致泪道结构破坏)、异物堵塞(如沙尘、睫毛、化妆品残留等堵塞泪道)。泪道病的典型症状有三:不明原因流泪或眼部持续湿润,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眼周皮肤溃烂、湿疹;眼部分泌物频繁增多;挤压内眼角(泪囊区域)时,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马扣洋给出五大预防保养建议:注重卫生,不用脏手揉眼,脸盆、毛巾需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预防传染,若患有沙眼、结膜炎等眼部疾病,需及时治疗,防止炎症扩散至泪道;调整饮食,多吃新鲜蔬果、肉类、蛋类、奶制品,保持清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户外做好护眼,遇到大风、沙尘天气时佩戴防风镜,眼部不适时用干净纸巾轻轻擦拭,不使用衣袖、脏手帕揉搓;尽早就医,若出现不明原因流泪超过一周,无论老人还是儿童,都需及时到眼科就诊检查,做到早排查、早处理。
■记者 何剑峰 通讯员 肖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