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花街

流动的当下 ■麻书鸣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淮安老城区的飞檐翘角,运河水泛起的粼粼波光,恰似文明传承的密码在晨曦中闪烁。电视剧《北上》以流动的镜头语言,书写着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寓言。它脱胎于徐则臣的同名小说,却不拘泥于原著的复刻,而是将流淌2500年的运河从地理坐标升华为文明载体,在三代人命运的交响中,完成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深刻思辨。

踏入《北上》的世界,便如同置身于时代浪潮冲击下的运河之畔。往昔,1901年意大利旅行家小波罗在通州的意外离世,连同清政府停止漕运的政令,如沉重的暮鼓,宣告着运河旧日繁华的渐次落幕。而在千禧年初的新纪年里,京沪高速的全线贯通,又似汹涌的波涛,让运河船运再度陷入衰落的漩涡。运河边的花街,恰似现代化浪潮中无数传统城镇的缩影,生产方式的剧烈变革如狂风骤雨般袭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代际观念的巨大差异与生活方式的天翻地覆,更如暗流涌动,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与碰撞。

然而,在这困境之中,人性的光辉穿透时代迷雾。王学圻饰演的爷辈,如古老运河边坚守的磐石,固执地守护着传统的温度;胡军诠释的父辈,在时代洪流中似漂泊的舟楫,苦苦挣扎后无奈顺应改变;而夏凤华、谢望和等孙辈,则如振翅高飞的雏燕,以无畏的勇气积极“应战”。夏凤华在男儿堆中成长,养成的阳光开朗赋予她敢闯敢拼的劲头,投身蓬勃发展的物流行业;谢望和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搭乘互联网经济的快车,构建自己的商业蓝图。剧集大胆突破小说既定的时空框架,更加专注于刻画主角们当下的生活轨迹,在全新的时空维度中续写精彩篇章。它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触和深刻洞察,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困境中探寻出一条充满希望的破局之路。

沿着运河的波光回溯,不难发现,故土情结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紧密缠绕着运河儿女的灵魂。运河,这方孕育他们的“故土”,在实景画面与动画中,如同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主角们的人生旅程。它见证了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时光,引领着他们北上逐梦,又在他们疲惫时,以故乡的温暖怀抱迎接归来。在这里,“北上”并非是对故土的背离,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运河不再是传统叙事中阻碍主角发展的桎梏,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崭新起点。当主角们带着京城的学识与本领,反哺运河的振兴事业,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达成了完美的和解。

大运河,这座承载着中国历史与文明的文化宝库,在剧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全景镜头下,运河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文化长卷,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在此交融。小桥流水与高楼大厦比肩而立,货船队与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并行不悖,现代物流港口在运河边忙碌运转。剧集借助蒙太奇的巧妙剪辑与精湛的视觉特效技术,将运河文化遗存与相关文化基因自然融入情节之中,形成了富有诗意的视听语言,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间,绽放出奇妙的火花。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运河水永远向前,却始终倒映着历史的星光。在传统与现代的永恒对话中,《北上》用镜头证明:真正的文明传承,永远发生在流动的当下。

2025-03-27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69294.html 1 3 流动的当下 ■麻书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