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共同研讨聚合力 智能备课启新程

全市小学信息科技“智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在淮安小学举行

为进一步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备课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近日,由淮安市教研室举办的全市小学信息科技“智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在淮安小学举行。各县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市直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组长、各校教师代表以及参加云南省小学语文国培项目的老师等18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教研室王卫全老师主持。活动伊始,淮安小学校长丁丰致欢迎辞。丁丰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教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体验的关键支撑。他强调,教师应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通过人机协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发展支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王卫全作“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学”专题讲座,系统介绍技术赋能教育的实施框架。王卫全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背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常见工具、通过智能体打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入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讲解。讲座既有实操演示,又有案例讲解,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为教师们构建了“理论认知—工具掌握—场景应用”的完整学习闭环。

在教学展示环节,刘伟智老师执教“设计数字作品”示范课,创新采用智能体协同教学模式。课堂通过AI数字人创设项目情境,依托“扣子智能体”实现教学设计动态优化,学生借助AI绘画工具完成创意可视化表达。技术赋能让课堂呈现出“双师”协同教学、学习数据即时反馈、作品智能评价等新型样态,生动诠释了人机协同教学的可能性。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沙龙式主题研讨,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评一体化”,与会教师围绕核心问题深度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生成式AI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设计和备课流程,还能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反馈,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王卫全强调,智能教育应避免仅停留在工具层面的浅层应用,而应致力于教学流程的深度重塑与教育生态的全面重构,从而实现系统性的变革。

本次“智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全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智能备课模式的深入推进,全体教师将在专业能力方面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数据智慧型”的转型,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淮安小学将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继续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文/刘伟智 图/谷生)

2025-03-18 全市小学信息科技“智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在淮安小学举行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68516.html 1 3 共同研讨聚合力 智能备课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