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链”上发力 品牌赋能

淮安以全链升级绘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记 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冯柄衡 黄莉莉

淮安坐拥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天然优势,受淮河与洪泽湖的丰沛滋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林牧渔业年总产值超800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8亿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如今,淮安正以“链”为纲、以“品”为魂,紧扣“培基、拓产、强村、富民”工作要求,推动集群强链、绿色筑基与品牌赋能深度融合。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淮安稳步前行,让“淮字号”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以全链条升级的生动实践,绘就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生态优美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集群强链:特色产业筑牢“发展骨架”

“‘盱眙1号’作为全国首个小龙虾新品种,今年已繁育水花苗300万尾,销往新疆、广西、海南等10多个省份。”盱眙龙虾集团江苏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负责人皮健站在智能化育苗大棚里,指着长势喜人的虾苗介绍。该基地创新采用“30亩单元化养殖+温室温控”技术体系,有效突破了小龙虾季节性上市的瓶颈。如今,这里的小龙虾每年3月底便能抢先上市,其中7至9钱规格的优质龙虾更实现10%的市场溢价,直接带动周边200多户养殖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

一良种带动产业升级的鲜活案例,正是淮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生动印证。立足“好水、好土、好气候、好生态”的资源禀赋,淮安率先在小龙虾和稻米两大产业发力破题,逐步构建起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形成8条全产业链,总产值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一半,年加工能力超5万吨、冷储能力超10万吨;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353.12亿元,连续10年位居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一;优质稻米产业同样成效显著,建成22.67万亩核心基地,水稻种植面积达485万亩、产量近60亿斤,占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比重均约14.5%,淮安获得“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中国生态籼米之乡”称号;

(下转A2版)

2025-11-25 “链”上发力 品牌赋能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85372.html 1 3 淮安以全链升级绘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