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小宝 周之琛
记 者 王 舒
运河奔涌,台商潮聚。新一届台商论坛启幕在即,淮安大地,台资招引的热潮澎湃激昂。从单点项目“落地生根”到产业集群“枝繁叶茂”,从机制创新破壁到生态协同共生,淮安这座深耕两岸产业合作的城市,正以更实举措、更优环境推动台资集聚“量质齐升”,书写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靶向攻坚——
从“广域招商”到“精准落子”
今年6月30日,台湾永续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微晶木项目正式落户淮安,其首条生产线计划于四季度投产。微晶木项目既是该公司首次在大陆投资的项目,也是由市台办直接联系并长期跟进洽谈所取得的招商引资成果之一。
高效落地的底气,藏在淮安靶向招引的措施里,没有虚浮的规划框架,只有实打实的“精准路径”——
把准产业“脉”。淮安瞄准“7+3”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断点”找方向,盯着补链强链的领域追项目,不撒“胡椒面”,只攻“关键点”。
锁定区域“靶”。淮安的台资招商小分队常年驻守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台资密集区,通过前期调研精准锁定目标,适时开展上门洽谈。
织密渠道“网”。淮安一边深化与全国台企联、台湾工业总会、台湾电电公会、台湾工商协进会、台湾三三会的联系,承办相关考察对接活动;一边和厦门、东莞、漳州等台资密集城市的台协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保持高频互动。同时,邀请台湾重要工商团体来淮考察,让有影响力的台商当“招商顾问”,依托其行业资源与口碑,推动“以商引商、以企招企”。
这套“把脉准、靶心实、渠道密”的招引“组合拳”,让淮安跳出“广撒网”的传统招商模式,以精准对接促成项目落地,把“意向单”变成“施工图”。
集群成势——
从“企业扎根”到“生态共生”
鹏鼎控股淮安园区的智能车间内,机械臂起落间,印制电路板(PCB)正从生产线缓缓送出。(下转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