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吴家婧 通讯员 葛梦琪
在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提到党总支书记徐玲,居民总是赞不绝口。多年来,这名海军出身的社区党总支书记,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群众期盼,带领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2021年,曾在海军某部服役8年的徐玲,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同年底,她来到芦沟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开启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人生新航程。
初到芦沟社区,为了尽快摸清情况,徐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覆盖全社区的走访,计划通过挨家挨户地交流,了解群众生活中的困难,收集群众对社区发展的期望以及对社区治理的建议,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面对这位年轻的社区党总支书记,部分群众起初并不热情,甚至有人心存疑虑:“年轻女同志,能否带好社区?”徐玲的走访过程并不顺利。面对质疑,徐玲深知,群众的信任不是靠言语争辩赢得的,而是要靠实际行动。她沉下心来,以耐心和真诚打动群众。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她不断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拉家常。大家反映的问题,她认真倾听、一一记录。渐渐地,群众被徐玲踏实肯干、为人真诚的品格打动,常常主动与她交流,芦沟社区的干群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徐玲经常思考如何丰富社区产业结构,带领群众增收。芦沟社区位于“小龙虾之都”盱眙县,为了充分发挥“盱眙龙虾”的品牌效应,徐玲带领群众积极探索小龙虾养殖。她深入田间地头做调研,主动向专家请教,又带着社区“两委”成员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虾稻共生”模式,通过党员示范户带动120余户农户加入,实现了每亩增收超千元。为提升产业效益,她曾多次对接省水产研究机构,积极推动小龙虾“水花苗”培育技术落地,帮助当地养殖大户卢勇实现收入超百万元,并成功引进深加工企业,新增数十个就业岗位。
面对芦沟社区的农产品销售难题,徐玲创新思路,带头开设“富民直播间”。她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直播带货,围绕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售卖进行全链条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创业。
中午时分,芦沟社区“暖心大食堂”里飘出阵阵饭菜香气。十几位老人享用着四菜一汤标准的午餐。“以前一个人在家总是凑合着吃,如今在大食堂不仅能吃到热乎饭,吃完饭还能去活动室打牌聊天。”65岁的王大爷笑着说。
这样的改变,源于徐玲的一个想法。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徐玲了解到,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二,吃饭难、缺少活动场所是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得知许多独居老人在家做一顿饭吃好几顿,有的老人甚至一日三餐都是白粥配咸菜,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有了开设社区食堂的想法,并计划一并解决老人们缺少活动场所这一难题。徐玲的想法得到了社区“两委”成员的一致认可。很快,社区闲置的大仓库被改造成集食堂、健康理疗室、棋牌活动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
徐玲也没有忘记社区里的孩子们。她在社区原有的共享菜园里划出一块地,建成儿童共享菜园。“看到孩子们在菜园里认真劳作的样子,老人们也特别开心,这样的互动让整个社区都更有活力。”徐玲说。
如今的芦沟社区,小龙虾产业红火、民生服务暖心、干群同心筑梦,这正是徐玲与乡亲们携手绘就的共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