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一欣 杨 叶
本报讯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淮安经开区检察院干警走进小学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网络安全法治课。
“如果动画片里弹出窗口,让你填写姓名、家庭住址才能继续观看,你会填吗?”课堂上,检察干警以情景问答的方式抛出问题,随后结合“陌生二维码送礼”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揭示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通过生动的讲解,学生们掌握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不在公共设备登录私人账号、不乱扫陌生二维码”的三大个人信息自护准则,为自己的信息安全筑起防护墙。
检察干警还以学生感兴趣的“打折游戏装备诈骗”“虚假盲盒诈骗”等案例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常见网络诈骗的手段。同时,干警强调选择正规消费平台、不贪图小便宜、在家长的帮助下安装安全防护软件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检察干警的带领下,全体学生齐声诵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许下文明用网承诺。检察干警还为参与活动的学生颁发“小小网络安全官”勋章。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堂法治课,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以后一定会做合格的“小小网络安全官”。
网络安全无小事,防范意识要增强。经开区检察院将继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助力孩子们在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