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更换路灯信号灯、设置标识标牌、改造雨污水和自来水管网。建设者们昼夜奋战,5月20日,崭新宽阔的洪武大道恢复通车。“现在路平道宽,大大缓解了堵车情况,上下班顺畅多了!”沿线居民徐女士感慨道。
洪武大道的蜕变,是盱眙县优化城市路网的缩影。高速盱眙出口、清源路、虎宣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同步完成;迎春大道综合改造工程经过2个月的昼夜奋战,于8月26日提前完工,恢复正常通车……盱眙县城区和开发区的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承载力显著增强。
道路是城市的“面子”,小区则是市民生活的“里子”。始建于2005年的墨香苑小区,经历近20年风雨,外墙开裂渗水、道路破损积水、充电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让小区居民苦不堪言。“逢汛必淹,路面长期积水,楼上墙皮掉下来还砸过我老伴。”居民孙祥凤说。
2024年,盱眙县将城市更新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保障,对墨香苑进行配套设施升级,解决居民关心的痛点问题:根治屋面渗水顽疾,内外墙全面出新;实施雨污分流,告别内涝;地面实施黑色化,平整舒适;完善了垃圾分类、停车位、智能充电桩等设施。“改得很实在,小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感觉住进了新小区!”孙祥凤笑着说道。
目前,盱眙县已完成今年27个老旧小区的前期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同时对2020年至2024年改造的老旧小区进行“回头看”,对在103个小区中排查出的问题,制订整改计划,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做好问题整改。
智慧管理畅通微循环
服务润泽千家万户
城市的品质,在于日常精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温度。曾经,“飞线充电”像蛛网般缠绕在老旧小区,安全隐患令人忧心。盱眙县将其列为重点民生攻坚项目,全力打造安全便捷的充电网络。今年以来,全县各小区累计新增充电棚26个、充电头164个。近年来,各小区累计安装充电棚2800个,充电头17500个。
在盱眙汽车客运站西的国联光储充放智慧电站,市民李女士说:“这个智慧充电桩充电快,价格还低,一度电0.88元,非常方便快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充电自由’。一旁的休闲驿站,还为等待充电的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空间。”盱眙国联集团能源公司经理于维军介绍,目前,盱眙全县已建成30座充电站、353个充电桩,覆盖公园绿地、商圈、酒店、办公区、居民区,逐步形成“10分钟充电圈”,下一步,将继续打造国联智慧电站,推进“充电一张网”建设,满足市民日常就近充电需求,推动绿色出行。
管理的精细化,更渗透在城市的“神经末梢”。盱眙县有序推进城区开发区市容市政、环卫保洁和综合执法一体化。创新推动城市管理片区化,将城区划分为5大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累计完成问题整改360处,实现市容秩序、户外广告、市政设施等方面问题动态清零。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在26个中小学及幼儿园设立“护学岗”,加强对沿街托管机构、户外培训机构的户外广告监管,清理流动摊点、车辆乱停放等各类问题1700余个。开展违建整治,累计拆除82处3836.39平方米。有序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将渣土车辆、智慧停车等系统全面接入数字城管平台,构建实时监测的闭环管理体系,有力推动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全链条处置,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从精心“绣”活“灰空间”,让城市边角绽放活力之花,到匠心建好城市基础设施,强健城市“筋骨”,再到智慧化管理畅通城市微循环、提升治理效能,盱眙县紧扣民生需求,让一景一物都彰显为民情怀。
盱眙县的实践深刻证明:最好的城市资源,应当留给人民;最美的城市图景,需要用“绣花功夫”精心密织。这座山水之城,正以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书写有温度、有质感的城市文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