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姜彩兰 蔡雨萌
通讯员 周 莹 徐素素
清晨的明月湖畔,晨练者的身影与波光共舞;洪武大道上,车辆在焕然一新的路面上平稳穿行;山水名都小区内,新增的429个车位上泊满车辆,居民有序出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盱眙县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系统性变革的生动缩影。
从盘活“灰空间”,到更新“老筋骨”,再到畅通“微循环”,今年以来,盱眙县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探索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将中央擘画的城市发展蓝图绣入城市的肌理、绣进百姓的心田。
“灰空间”蝶变“幸福地”
“一地三用”织就幸福图
城市边角地曾是乱停乱放、杂物堆积的“灰空间”,不仅浪费资源,更影响市民生活品质与城市整体面貌。盱眙县把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在资源配置、市容管理、公共服务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创新实施城区低效地块生态环境优化、景观价值提升、生产业态丰富的“一地三用”治理模式,细致排查城区和开发区88处“灰空间”,向这些被遗忘的角落精准“施针”。
“施针”要有成效,循序渐进是关键。第一批次10处“灰空间”地块治理率先启动,御景学府北侧、吾悦广场南侧等5处地块已成功变身为绿意盎然、设施齐备的口袋公园、活力广场;都梁中学南侧等5处地块治理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二批32处地块改造有序铺开,曾经的“脏乱差”正加速向“绿美净”蜕变。
走进盱眙县人民医院南侧、甘泉路与洪武大道交叉处,曾经的杂乱空地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占地约20亩的国联智慧运动公园。运动公园内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一应俱全,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区域。“目前,运动公园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完善儿童游乐场,配套建设‘一体化轻松驿站’,兼容无人售卖机、淋浴间,进一步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预计今年9月底正式开放。”盱眙城投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朱亮亮介绍,运动公园围绕“智慧运营+全龄共享+主题活力”目标,落实“一地三用”治理模式,将“灰空间”转化为集运动健身、亲子娱乐、社交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第三空间”,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如今,盱眙县城市“灰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口袋公园、健身角、邻里广场,“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群众生活的标配。“盱眙现在处处见绿,到处都有好风景,我们的心情也跟着更好了!”市民纷纷点赞。
道路小区换新颜
城市更新暖民心
洪武大道作为城区南北向交通动脉,曾让不少市民头疼:路窄、不平,车流量还大,容易拥堵。这条老路的改造提升,牵动着无数市民的心。
今年4月5日,一场针对洪武大道的“系统性手术”启动:不仅拓宽路面、去除两条侧分带,将道路升级为双向四车道,更同步“强筋健骨”,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