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岳文
晚上7点半了,涟水县中医院针灸治疗室里的灯仍然亮着。75岁的孙阿姨躺在诊床上,她是因不慎摔倒后脑部两次手术导致神志不清而到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随着十余根银针被精准插入各个穴位,辅以轻巧的手法捻转,孙阿姨的身体逐渐有了反应。这间总是亮到深夜的诊室里,藏着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涟水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钱玉生的“止痛密码”。他用一根小小的银针,为无数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
钱玉生的从医之缘,来源于少时的耳濡目染。他的母亲务农但略懂医术,经常用普通的缝衣针帮腰扭伤患者在胳肢窝里放淤血。但凡经过这个“土办法”治疗的伤者,一般两三天就好了,这件事让钱玉生印象深刻。医学之路始于敬畏,成于坚持。1995年,钱玉生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师从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的嫡传弟子施晓阳学习小针刀技术。30年的磨砺,钱玉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化作“解病痛、救性命”的底气。如今,已是主任中医师、涟水县中医院副院长、中华颈肩腰腿痛医师学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的钱玉生,通过引进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每年救治患者上千人,被患者誉为“妙手神针”。
钱玉生的医术,不仅体现在他对古法针灸的深厚造诣上,更在于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面对医学界棘手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钱玉生带领团队潜心钻研,独创“三阶止痛法”:急性期用火针截断“蛇头”,遏制疱疹蔓延趋势;缓解期以浮针松解筋膜粘连;康复阶段实施针刀巩固疗效。这套方案效果显著,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30%。2020年,该科室引进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定点介入疗法,极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传承有道,让年轻医生“秒懂”中医智慧。在该院针灸科诊室里,每位医生的鼠标垫都暗藏玄机——常见中药配伍、经典穴位组合被印制成“武功秘籍”。这是钱玉生的独门教学法:“要让古籍里的智慧变成临床武器。”每周的病例讨论会上,他总会手把手示范进针角度,用现代解剖学解读传统穴位。年轻医生遇到难题时,他总是耐心指导,为科室培养了多位年轻骨干,让针灸技艺的薪火越烧越旺。
“要让每根银针都带着温度”,这是钱玉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创建“五心服务”体系——问诊细心、操作专心、解释耐心、回访贴心、收费放心。凭借这一体系,该科室连续4年保持零投诉。
诊室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记录着一个个暖人的故事,无声地诉说着医患之间深厚的情谊。前年,华侨宋先生因颈项部疼痛难忍和右手麻木而专程从新加坡赶回国内,慕名来到涟水县中医院找到钱玉生。接受针灸、推拿、小针刀、牵引等一系列中医治疗后,宋先生的病情显著改善。宋先生兴奋地表示,要将自己的求医经历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好地宣传中华中医学,使更多病患重拾健康。
择一事、终一生,担其任、尽其责。对于医者来说,钱玉生的眼界很小,小到专注地盯在一根小小的银针上;但他的世界又很大,大得让人惊艳,一根银针可以传承中华传统中医文化、连接千年医脉,抚平人间疾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