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制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计划,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检查方式。对A类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问题、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D类企业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对重点检查事项实施全覆盖抽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解决了以往监管工作中针对性不强、监管重点不精准的问题,既保证必要的监管效果和风险防范成果,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获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值得一提的是,淮安推行纳失预告宽限制度和信用修复证明做法,对符合条件的失信经营主体“能修尽修”“应修尽修”。
标本兼治,助力经营主体防范化解失信风险。淮安积极推进国家级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制定出台《淮安市市场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引》,创新推出“合规指引+信用承诺”市场监管新机制。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合开展《淮安市市场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引》试点工作,结合全市产业实际,确定白酒生产、机动车检测两个行业为试点重点行业。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各类经营主体加强信用合规建设,适时进行自身的信用等级自评和风险评估,降低违法违规风险,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市场整体信用水平,促进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