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痛击“蠢动”敌伪匪 活捉“豺狼”教导官

(上接A1版)

敌人丧心病狂的重重盘剥,唤起中国民众更深刻的民族觉醒。仔细查考1942年9月、10月间出版的《淮海报》,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够得知,彼时的敌伪军蠢蠢欲动,频繁出扰,我人民武装则不断走向成熟,军民配合愈发紧密。

比如,1942年9月4日出版的《淮海报》,在其头版刊登了报道《旬日来战斗频仍》,对“宿北敌蠢动被击退”“沂大马大追击伪匪五战皆捷”等战况进行了报道。同年9月18日出版的《淮海报》,同样在其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淮涟军民击敌获胜 克复三棵树与浦安集》《宿迁自卫军收复叶下庄》等最新战果报道。1942年9月28日出版的《淮海报》上,一则以《保卫秋收保卫边区 潼宿海我军奏捷 白刃格斗击毙敌伪百余名》为题的报道,则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10月28日出版的《淮海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王师一部进袭百禄沟 击毙敌伪军一百余 活捉日本教导官》。该报道称,为了打通涟水至陈家港之交通线,敌人在百禄沟、小尖子构筑强固据点。我新四军三师八旅一部向其发动袭击,于晚六时许攻入圩内,“我指战员于泥水中与敌猛烈搏斗,经五次之冲杀,攻克碉堡一处,活捉日本教导官千石众雄……毙日军四十余名,伪军六十余名,缴获掷弹筒一个,长短枪二十余支,子弹两千余发,指挥刀三把。”

除此之外,还有《抗日打匪保家乡 各县军民纷传捷报》《潼阳敌伪出扰频繁 遭我军民痛击》《潼阳敌伪六路犯宋山区 遭我打击分头溃窜》《宿泗边区军民退敌获胜》等报道,今天阅读,依然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抗日战场风起云涌,保家卫国舍生取义。通过《淮海报》,我们得以捕捉到一张张那个年代的鲜活面孔,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将热血和生命洒在这片热土,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美好。第205期《淮海报》在头版特别发布了一则悲壮的消息《朱营长杀敌殉国 各界追悼忠魂》。该报道记载,1942年7月3日,新四军独立旅第三团二营营长朱启勋在进攻宿迁陆集敌伪据点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淮海区党政军各界为朱启勋专门开展了追悼活动。追悼会上,淮海区各机关、团体、学校代表及群众千余人出席。

结合其他史料,我们了解到,朱启勋烈士正是涟水成集著名的英雄人物“朱氏三杰”之一。朱启勋在战斗中右腹连中数弹,肠子流出体外,却以惊人毅力继续指挥战斗,直至带领部队突出重围。其英雄事迹,传遍了淮海大地。

前仆后继,守望光明。1942年10月10日,《淮海报》在社论中说,“三十一年来,中国人民无日不在内忧外患的交相煎迫下,同时也在为争取民主自由而不断地奋斗中……战后的新中国不是现在坐候能够产生,抗战也不是大家袖手所能胜利。这是须要全国上下,咬紧牙关,坚持最艰苦的斗争,度过最后两年。”

光阴易逝,历史永存。时至今日,重温这些感天动地的抗战故事、荡气回肠的斗争宣言,我们能够听到新征程上人民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奋进复兴伟业的巨大回响。

报道组成员:何弦 杜勇清 周登超 吴修文 王伟

2025-06-10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74746.html 1 3 痛击“蠢动”敌伪匪 活捉“豺狼”教导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