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版

欢乐“立夏”促成长 传统文化润童心

——淮师一附小节气主题实践活动让文化传承方式更鲜活

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五(10)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立夏”节气主题实践活动。全校千余名师生齐聚操场,通过民俗体验、诗词吟诵、自然探索等形式,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践行“本真教育”的育人理念。

活动当天,该校操场变身传统文化市集,精心制作的展板上详细介绍“立夏”节气相关知识。学生们自主策划摆放五个摊位,有吃的,有喝的,还有玩的,每个摊位前都人头攒动。

“立夏食坊”摊位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果汁、奶茶、水果拼盘、饭团等大受欢迎。

“蛋仔派对”区域欢呼声此起彼伏,学生们手持鸡蛋相互碰撞,在游戏中了解“立夏胸挂蛋”的习俗。同学们以鸡蛋为“画布”,在上面画出各种喜爱的图案。“斗蛋”环节,双方各拿一个蛋,蛋头碰蛋头,蛋尾碰蛋尾,直至一方的蛋壳破裂为止,获胜者喜滋滋地领取奖品。

“昆虫奇遇”摊位展出了许多昆虫标本,葛亦辰同学忙着向围观的同学介绍各种昆虫知识。

“寻芳百草”摊位前,市一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马千里向孩子们介绍中草药知识,并教他们制作香囊。孩子们将艾草、薄荷等装入丝袋,制作驱蚊避暑的香囊。学生姜昕彤捧着自己制作的香囊说:“原来小小香囊藏着这么多中医智慧,我要把它送给妈妈。”

“明月别枝惊鹊,下一句是什么?”“夏韵诗笺”摊位前,徐子姗同学举着手里的牌子让同学们对诗。“清风半夜鸣蝉。”一名同学立即给出答案。“答对了!”徐子姗笑着递了一份奖品给这名同学。孩子们用对诗接龙等方式品味古典诗词中的夏日韵味。

五(10)班班主任李珊珊表示,节气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自然变化规律,学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动手实践、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培养了热爱自然、尊重传统、关爱他人等良好品德。

长期以来,淮师一附小始终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节气主题实践活动便是其中重要一项。该校还开展“四季活动”,将二十四节气与校园节日(中国节日、世界节日、校园主题节日)融合到四季之中,以“春起”“夏承”“秋收”和“暖冬”来命名“四季活动”,创造属于学校生活的“节”语。此外,各种节气小课题研究、“发现淮安,爱上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以及书法社团、诗词社团、民俗研究社团等传统文化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传统文化以可感可知的方式融入校园生活。

“我们通过寓教于乐、快乐学习的模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建立文化认同。”该校副校长韦云成表示,家长参与节气活动,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该校将持续构建更加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让文化传承薪火以鲜活的方式代代相传。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讯员 蔡 舒

2025-05-26 ——淮师一附小节气主题实践活动让文化传承方式更鲜活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73721.html 1 3 欢乐“立夏”促成长 传统文化润童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