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 娟
本报讯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日前,淮安经开区以“筑牢生命防线”为主题开展安全守护行动,创新打造覆盖全年龄段、政企校社联动的沉浸式安全教育矩阵。在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组织下,经投集团、区社会事业局、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徐杨街道协同发力,通过实景化演练的形式,为150余名人员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发放应急物资500余件,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分级教育实现精准赋能。活动打破传统宣教模式,针对小学生与安全管理人员设计差异化课程体系。在消防演练中,消防员通过动画课件与“提罐体、拔插销、瞄火根、压手柄”四步童谣,帮助学生掌握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业级模拟舱内开展七类火灾处置演练。现场配备电子火盆与精密仪器爆燃特情装置,实现从认知到实战的无缝衔接。
生命急救构筑多维防线。小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了0.5厘米精度的环形包扎方法;安全管理人员运用可视化止血带校准技术,完成动脉喷溅模拟考核。心肺复苏训练引入智能传感系统,儿童在韵律拍手歌中定位胸廓按压坐标,成人组在AED警报声中开展毫米级深度按压实战。
场景创新破解急救困局。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练中,学生学习脐上两指定位法,安全管理人员在教官的指导下,模拟20公斤配重背心肥胖患者施救阻抗。创新设计的办公椅自救冲击法,为密闭空间急救开辟了新路径,现场破解6类特殊情境处置难题。
本次行动开创了“沉浸体验+精准赋能”的应急科普新范式,形成政企资源融合、校社联动的长效机制。据悉,经开区将持续推进定制化培训矩阵建设,通过“场景再造+技能认证+社区辐射”三级提升计划,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大应急”防护网络,让安全守护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