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思雨
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一群“临时妈妈”,她们用母爱的“超能力”编出童话般的“哄娃秘籍”,用爱打造超治愈的“彩虹堡垒”,让患儿顺利完成手术的“魔法之旅”……她们就是手术室护士。
手术室护士深知,冰冷的器械、陌生的面孔,会让年幼的患儿感到害怕、无助。要让手术顺利进行,心理安抚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于是,在冰冷的手术室里,一场场充满爱与魔力的“魔法秀”悄然拉开帷幕。手术室护士的手机就像百宝箱,“小猪佩奇”里温馨有趣的家庭故事、“汪汪队”中勇敢无畏的救援行动、“熊出没”里搞笑幽默的森林趣事,都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安抚患儿情绪的“秘密武器”。
5岁的豆豆(化名)要做腺样体手术,护士发现他十分紧张,便微笑着走到他身边,温柔地说:“宝贝,你这么勇敢,阿姨给你盖个‘勇敢印章’。”她拿出各种卡通印章让豆豆挑选,在豆豆选了大拇指印章后,轻轻地印在他的手上。豆豆的情绪放松了,脸上露出笑容。“勇敢印章”成为安抚孩子情绪的“秘密武器”。
6岁的明明(化名)进入手术室后很紧张,为了消除他的恐惧,护士拿出卡通贴画。“宝贝,看看你喜欢哪种,等手术结束了,阿姨送给你。”明明的目光立刻被那些色彩鲜艳的贴画所吸引。麻醉前,明明拉着护士的衣角,小声说:“阿姨,我可以拉着你的手吗?你的手就像妈妈的手一样,拉着手我就不害怕了。”“当然可以,阿姨拉着你,你就想着妈妈一直在陪着你,等会儿你睡一觉,睁开眼就可以看到妈妈了。”护士说着,和明明的手紧紧相握。
在麻醉复苏室,不到1岁的布布(化名)苏醒后哭闹不止。手术室护士长罗书引迅速评估患儿情况,在确定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轻轻将他抱在怀里。患儿感受到温暖,渐渐停止哭闹,趴在罗书引的肩头睡着了。罗书引一边关注监护仪器,一边轻拍患儿,眼中满是温柔与关切。看到这一幕,医护人员纷纷打趣:“今天的‘临时妈妈’很称职,五星好评!”
她们是手术室里的“临时妈妈”,用专业与温情诠释医者仁心。在冰冷的手术室里、在紧张的氛围中,她们始终是患儿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