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基层工会积极配合所在单位制订年度职工疗休养计划。组织职工会员分批到市内特色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开展活动;到单位驻点扶贫村开展健康有益的主题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提振消费。开展面向革命烈士、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子女的“工会夏令营”研学活动,采取“1+1”亲子游、爱心托管班等形式,计划全年组织不少于1000人次。
形式多样“惠文体”。与市文旅部门、市图书馆等单位合作,推动职工书屋通借通还和职工阅读活动融合发展。举办职工文化大讲堂、技能培训班、职工夜校等“双进”活动100场,覆盖职工10万人次。推动职工文体共享基地由市直向县区延伸,基层工会每年增加一次全员参加的职工文体活动,如组织会员观看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购买当地公园年票、跨区域旅游景区年票等。
关注职工“惠生活”。进一步提高工会会员各类工会慰问活动的实物慰问标准。各级工会持续关注职工婚恋需求,开展婚恋服务活动;各级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根据要求预留年度支出预算的一定份额,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用于发放慰问品或食堂食材等。发挥工会对口援助机制作用,进一步增加经费预算安排,加大受援地区消费帮扶力度。
加大力度“惠帮扶”。各级工会在“两节”送温暖的基础上,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台账,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工会经费投入力度,兜牢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底线。对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开展发放生活补贴、助学补贴、生活物资等帮扶活动。开展会员医疗救助活动,对全市因重大疾病造成困难的工会会员发放医疗补助,全年发放不少于1000万元,救助不少于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