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光运
李文静
本报讯 “申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材料报到区人社局,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办学许可证。”日前,留学归来的顾晨弘激动地说。今年3月,顾晨弘放弃了杭州的高薪工作机会,回乡创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计划申办焊工和叉车培训项目。这两个项目属于准入类职业工种,需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办理前置审批。当他前往办理时,却被告知这两个项目不在前置审查业务范围。淮阴区人社局得知后,第一时间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部门会办等方式,“让部门多沟通,让群众少跑腿”,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为顾晨弘的创业之路扫除了障碍。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淮阴区人社局强化党建引领,推广行政许可新模式,秉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智慧化服务理念,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政策指导,高效核发《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助力企业早招生、早培训,搭建便民利企“连心桥”,形成了政务服务提质效、企业发展增动能、群众受益得实惠的三方共赢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