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涟快办”3.0服务推动惠企便民“双提速”

(上接A1版)

从“现场办”到“云端办”——

跑出智慧政务“加速度”

速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涟水县大东镇钱某家庭因子女精神障碍、妻子无户口,生活陷入困境。对此,困难群众关爱帮扶“一件事”平台自动匹配低保、困境儿童补贴等政策,生成个性化帮扶方案。“残疾预警”模块触发残联评残流程,移动端同步推送材料清单和进度查询,实现“零跑动”。最终,该家庭每月获1495元补贴,小儿子完成残疾评定,妻子户口办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涟水政务服务平台依托21个部门数据共享、57项政策集成,将“人找政策”转为“云端智办”,彰显智慧政务效能。

需求响应“一线通”。依托12345政务热线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解题”的“一企来办·涟快办”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诉接速办”机制,累计受理解决企业需求1300余件。开通“高效办成一件事”热线百科专席,提供专业人工帮办指导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咨询、投诉“一号响应”,让服务需求“事事有回音”。

高频事项“一平台”。全市率先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全科受理无障碍。全科窗口人员通过“一账号登录”,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等30项基层高频事项,累计办件近1.6万件。“小平台”破解“多处跑、多系统登录”难题,全市“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现场会在涟水县召开,成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样板间”。

奖补资金“免申享”。推行财政奖补集成服务,136项惠民惠企政策纳入“免申即享”专区,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键支付”。企业、群众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政策申报,办事环节精简58.37%,办理时限压缩58.60%,累计兑现资金超12亿元,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从“能办事”到“办好事”——

书写政务服务“民生情”

“我陪群众跑流程时发现,医保专业术语让不少人犯难,群众来办理业务时经常没有头绪。”近日,在一场“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中,涟水县医保窗口负责人林俐感触良多。通过角色转换、志愿帮办、延时服务等举措,涟水县将改革温度融入每个细节,让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质感。

“志愿红”点亮“涟快办”。涟水县组建“涟快办”志愿服务队,政务骨干、青年党员化身“大厅巡查员”“政策讲解员”“上门代办员”,提供引导咨询、材料预审、帮办代办服务。开设“政务大讲堂”12期,情景式模拟教学高频事项,以“强本领”提升“硬实力”,让办事群众感受“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不打烊彰显“涟速度”。涟水县成立“不打烊”政务服务联盟,实施AB岗制度,推出“两午清零”57项、“节假日我在岗”20项、上门办理17项服务清单,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从工作日到节假日,从线上到线下,24小时“不断联、不断网、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从“跑腿办”到“指尖办”,从“被动接”到“主动办”,涟水县政务服务改革的背后,是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的深刻转变。企业、群众的“麻烦事”变为“顺心事”,展现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涟水速度”,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温度。在政务服务的新征程上,涟水县正以改革创新为笔,书写着惠企便民的时代答卷。

2025-04-23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71283.html 1 3 “涟快办”3.0服务推动惠企便民“双提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