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他们人小志大把团组,把民族大任挑在肩

(上接A1版)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在桂林甲山乡致和村、涟水长浦河重建复学。”徐颖说。

“老师,我是涟水人,2021年我们南集中心小学还组织寻访过长浦河,并且谱写了淮剧《新旅在南集》,我还会唱呢!”朱家豪说。

“他们人小志大把团组,把民族大任挑在肩。没有亲人来陪伴,走南闯北十七年。二十二省走个遍,一路宣传来动员……”淮剧《新旅在南集》不仅在新安小学旧址唱响,也在教室里传唱。

朱家豪的班主任陆昆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参与淮剧《新旅在南集》的演出,戏曲的种子在朱家豪的心中种下。如今,朱家豪已是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淮剧表演专业的一名学生。课余,他还当起“小先生”,教同学们唱《新旅在南集》选段。

“我们有一个经典曲目叫《新旅战歌》,从我参加工作开始,就口口相传、脍炙人口。”在教室里,唱腔老师马广超为学生们演唱了《新旅战歌》选段。

“共产党呼吁全国抗强(日)寇(啊),自救烽火燃四方,唤起四亿人,齐心来救亡,三五年十月,新旅团旗扬……”实际上,这样的经典曲目,不仅在专业课上传唱,更在淮安的票友中广受欢迎。如果你走进淮安区,在漕运广场、新世纪广场,一定能听到这动人的旋律。文艺,不仅是武器,更是一颗颗种子,在历史的长河里开花、结果,也在一代代人心中传承、发扬。

2025-04-12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70613.html 1 3 他们人小志大把团组,把民族大任挑在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