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区的匪患,实在是目前淮海人民凶恶的敌人与地方最大的祸患,已成为根据地建设的最大障碍。”1941年11月16日出版的中共淮海区党委机关报《淮海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社论呼吁“加强冬防自卫肃清残匪”。
彼时,正值《人民报》改名《淮海报》后不久。我们在淮安市档案馆查找、翻阅1941年11月出版的第101期、102期、103期、104期、105期《淮海报》发现,清剿伪匪是当时淮海区的一项重要斗争任务。为此,新四军主力与地方武装配合,在当月接连打了多场大快人心的胜仗。
“淮海区一贯的以多匪著称。抗战以来,由于部分土地的沦陷,在敌寇威胁利诱及残酷的压榨下,土匪的数目,更是有增无减。”第102期《淮海报》刊发的社论说,在反动派指使下,土匪破坏抗战、扰乱地方。特别是在边区各县如沭阳七八区、东灌沭等,土匪“啸聚成群”,少则数十人打家劫舍,多则数百人经常洗劫一村一乡,烧杀淫掳、勒捐派款,甚至强占田地,动辄滥杀无辜,民众被匪凌虐,几至生计告绝,大都十室九空,鸡犬不留,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新四军主力部队进驻淮海区后,曾屡次大举清剿,土匪气焰被大大打压,但尚未彻底肃清匪患。因此,该社论指出:“在目前匪氛猖狂的严重形势下,继续肃清残匪的任务,就不能不被提到主要的地位。(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