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严 磊 张开艳 杨雅雪
本报讯 清明假期,河下古镇热闹非凡,游客们听淮剧、赏民俗、品汤包……近年来,河下古镇通过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助推景区提档升级,接待游客数量连年攀升。淮安区河下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履职,聚焦古镇文旅商融合发展,发挥人大职能优势,用心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推动河下古镇文旅品质提升。
文旅项目想要顺利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河下街道人大工委征拆专班主动承担职责,以“古镇提质扩容”为目标,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累计完成商机厂、闻思寺周边、罗柳河沿线、丝绸厂宿舍解危等10个项目的征收工作,为闻思寺扩建及蓝园、状元里等重点文旅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河下街道人大工委根据古镇实际情况,结合游客、商家和居民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河下古镇代表联络站阵地作用,常态化提供“红色驿站”服务。28名街道人大代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队,在旅游旺季和高峰时段,身穿“红马甲”、肩戴“红袖章”,在景区路口、停车场、人员密集处,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文明劝导,维护现场秩序,以真诚、热情的服务为广大游客绘就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河下街道人大工委还组织部分街道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联合综合执法、消防等部门,深入景区沿街店铺,开展走访宣传和安全隐患摸排工作,从严落实“检查—反馈—整改—复核”全过程跟踪机制,杜绝不安全因素发生,为广大游客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