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我们的节日·清明

让生命回归自然 用文明寄托哀思

淮安市二〇二五年清明节公祭暨第十届免费花坛集体安葬仪式举行

春风拂柳,又至清明。4月3日,伴着庄重的音乐,淮安市2025年清明节公祭暨第十届免费花坛集体安葬仪式在市永思园举行。

本次活动以“礼敬先人承古韵 绿色追思倡新风”为主题,由淮安市民政局与淮安市文明办共同主办。在这庄严肃穆的日子里,参加公祭的人员齐聚市永思园,敬献花篮、鞠躬献礼、诵读祭文、宣读倡议书,追忆先辈功绩,传承家国情怀。

集体公祭 钟声寄哀思

公祭现场,松柏苍翠,庄重肃穆。“讲文明 树新风 文明祭奠”“厚养薄葬 文明祭祀”等宣传绿色殡葬、文明祭扫的标语处处可见,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

上午9点30分,公祭仪式正式开始。敬献花篮、整理缎带、鞠躬献礼、诵读祭文、敲响祭奠钟、宣读倡议书……一项项流程有条不紊,在庄重的气氛中进行。所有参加公祭的人员着装整齐,身披黄丝带,神情肃穆。他们整理衣冠,向长眠于此的先人鞠躬献礼。一鞠躬,饮水思源,不忘先人恩泽;再鞠躬,慎终追远,传承优良家风;三鞠躬,继往开来,共创美好未来。

“天地恒久,人生无常,年年清明,哀思绵绵;音容犹在,日夜缅想,活在当下,念及后代……”公祭人员齐诵祭文,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回荡在市永思园的上空,寄托着人们无限的哀思,字字含情、句句铭心。

随后,工作人员敲响祭奠钟。一声钟响,愿山河无恙;二声钟响,愿家国永安;三声钟响,愿文明永续。所有人在钟声中默默缅怀逝去的亲人。

“让我们携手并肩,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以文明缅怀、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共度一个健康、安全、文明、低碳的清明节。”市民代表、“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苏省十佳巾帼志愿者、淮安市道德模范金驹宣读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引导广大市民以文明方式寄托哀思。

“举行集体公祭和花坛葬仪式,既是对传统祭扫文化的创新传承,也是践行文明祭祀的具体行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陈张表示,我市高度重视殡葬事业发展,把逝有所安作为民生大事。自2012年举行首届清明节公祭仪式以来,我市持续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着力深化殡葬改革,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注重文明祭扫宣传和生态殡葬文化挖掘,活动参与人数日益增多,“文明祭祀、厚养薄葬”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殡葬 生命归自然

伴随着花坛葬入场音乐响起,第十届免费花坛集体安葬仪式正式开始。逝者家属将骨灰盒埋入花坛,以三鞠躬表达深深的感恩与思念,随后家属们纷纷向逝者敬献鲜花,永远铭记逝者的音容笑貌,铭记他们留下的珍贵回忆。

近年来,我市坚持为选择花坛葬的逝者举行集中安葬仪式,让社会各界了解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节地安葬形式,生态节地安葬渐渐受到社会认可,“回归自然”已成为殡葬文明的新风向标。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积极响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群众受益”的号召,全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推出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立式墓等多种方式供群众选择,让生命回归自然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对到园区选择花坛葬、立式墓等生态节地葬的市民给予15%的购墓价格优惠,对选择不保留骨灰安葬的给予每例1500元的生态奖补,并将失独家庭等群体纳入殡葬惠民范畴,以真招实措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切实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让殡葬改革惠及千家万户。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也推动着淮安殡葬事业向更加“绿色、惠民、文明”的目标迈进。截至目前,近700名逝者通过花坛葬完成“生命回归”。

自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施全民普惠殡葬减免政策以来,我市殡葬改革已走过十余年历程。2025年,市委市政府对《淮安市公墓管理实施办法》作出修订,针对享受国家定期抚恤的优抚对象、特困户、低保户给予一定优惠;对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立体式骨灰存放格位等节地葬的,适当减免公墓管理费;对选择不单独占地、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的,给予全免费支持。

礼仪服务 祭扫更温馨

“从仪式策划到现场布置,每一处细节都尽显用心,工作人员既温和又专业。”日前,市民王先生及其家属在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将亲人的骨灰安葬于鲜花丛中。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创新推出礼仪安葬。仪式结束后,逝者亲属们纷纷感慨,这是他们经历过最庄重肃穆且充满温情的告别仪式。

“我们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摒弃了封建迷信和繁琐形式。与传统安葬仪式相比,礼仪安葬是一种创新——既注重逝者的尊严,也关怀生者的情感;既传承孝道,又不使仪式流于形式。”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

为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安葬礼仪服务规范》,从站姿、语态、表情到安放骨灰盒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心设计。殡葬服务不仅是为逝者安排身后事,更是为逝者家属提供关怀与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逝者家属对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每一场安葬仪式前,工作人员都会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准备合适的仪式流程和相关用品。

这一创新服务背后是标准化的有力支撑。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编写了江苏省地方标准《安葬礼仪服务规范》。该规范明确了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服务内容及服务流程等,推动殡葬服务全流程创新,倡导以现代理念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王 昊

通 讯 员 朱怀宝 骆无穷

2025-04-07 淮安市二〇二五年清明节公祭暨第十届免费花坛集体安葬仪式举行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70216.html 1 3 让生命回归自然 用文明寄托哀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