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淮水悠悠向未来

(上接A1版)

衰落期的艰难转型

时代的浪潮比运河更湍急。在电视剧《北上》中,谢天成是花街水运的“扛把子”,他与邻居们买船跑运输,成为共同富裕的模范。但京沪高速开通导致船运萧条,谢天成一家面临传统生计与现代发展的冲突局面。

影视照进现实。随着黄河北徙、运河中断以及现代交通的兴起,运河及其两岸失去了中心枢纽地位,经济日趋衰落,繁荣喧嚣逐渐沉寂,开启艰难的时代转型。

清朝后期,农副产品皆绕海道而行,淮安的商业流通大受影响。据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自海运后,“云帆转海,河运单微,贸易衰而物价滋”。漕运废止、海运兴起、铁路开通……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淮安“南船北马”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日趋弱化。

交通兴,则百业兴,再现“运河之都”盛景,必先健全现代交通体系。时代转型可谓艰难重重,但淮安以笃定的意志、大刀阔斧的魄力推动交通事业发展,加快建设集米字型高铁网、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全国内河航运中心、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等于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全力打造“枢纽新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因“运”而兴的淮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生态航道、景观航道、人文航道”目标,推进运河整治工程,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沿线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水运淮安”的颜值和内涵,绘就“运河之都”的生态新画卷。

申遗后的文化新生

在电视剧《北上》中有一个隐蔽的呼应:夏凤华自考本科花了7年时间毕业,而大运河申遗花费的时间也恰是7年。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6年设立《世界遗产名录》以来,获得批准的体量最大的项目。大运河淮安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含:遗产区2处(清口枢纽、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

申遗后的运河,不仅是运输航道,更是淮安的“文化芯片”:运河畔,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休闲街区、花街迎来众多游客,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展露雏形;夜幕降临时,里运河文化长廊化身“千年运河的现代画卷”,清江大闸与清江浦楼灯火璀璨,非遗摊位与咖啡、文创摊位交织;2024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文化旅游节设置“运河传情 匠心筑梦”大运河城市非遗市集等8项主题活动,探索非遗进景区的新模式及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淮安,这座“运河之都”,正以水脉激活文脉,让千年遗产持续赋能城市未来。

电视剧《北上》落下帷幕,关于运河的故事仍在书写。运河的水流了2500多年,不是因为它古老,而是因为它永远年轻。与运河相依相伴的淮安,也将继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悠悠运河见证我们的下一个明天。

2025-04-01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9731.html 1 3 淮水悠悠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