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执法, 如何“不越位”“不缺位”?

■通 讯 员 陈 伟 胡加云

融媒体记者 王 舒

我们淮安出台了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相关措施,具体执行中,如何兼顾执法效率和执法效果,做到执法“不越位”也“不缺位”?

——淮安新闻网网友

139****2338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法治天平上,“包容”与“审慎”恰似两端砝码,前者强调提供试错空间,后者要求坚守监管底线。

前不久,我市印发《淮安市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在优化稳定透明、公平可期的法治环境一栏中,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被首先列出。

传统“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执法思维,可能给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困扰,给经济发展带来壁障。究其原因,在于其只盯眼前,不看全局,只关注程序正义,忽视实质正义。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正是这种机械性偏差的柔性调节。转变不仅是执法方式的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跃迁,让执法既有力度亦怀温度。

基于此,淮安司法行政部门自2022年起便出台涉企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三张清单”。此后,“清单”版本不断升级迭代,从实施主体的扩量到清单事项的扩面,均紧扣“包容审慎”四字要义,对涉企行政执法进行维度再校准、力度再调控、温度再添“薪”。统计显示,三年来,淮安运用涉企免罚轻罚“三张清单”为企业减负6.2亿元。

监管执法包容审慎,营商环境红利凸显:去年,我市罚没收入降幅50.79%,全省降幅最大,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全省第一。

事实上,淮安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并非“一减了之”,而是全流程优化执法监管工作,做到减负不减效。

前端——推动“执法端口前移”,帮助经营主体强化违法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健全涉企案件风险通报机制,开展“小过重罚”治理专项行动,对行业性风险隐患、多发性涉企违法犯罪,及时向企业发送《防范建议书》。

中端——推进“无感监测、无事不扰”,(下转A2版)

2025-03-18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8534.html 1 3 执法, 如何“不越位”“不缺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