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像海燕一样搏风击浪振翅飞翔

(上接A1版)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探寻海洋深处的秘密;量子计算机信号闪烁,激荡算力觉醒的潮声;人形机器人破圈迭代,孕育未来产业的雏形……时间之河奔腾不息,创新之翼自由飞翔。中华大地上,处处涌动着活跃跃的创造,书写着日新月异的进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人们惊叹于DeepSeek的一鸣惊人,思考着“杭州六小龙”的成功之道,都会把目光投向广阔而深厚的发展沃土——“东方力量”并不神秘,是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不断进化,是创业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与定力,才迎来了破土而出、振翅高飞的跃升时刻。创新,不仅是灵光乍现的火花,更是厚积薄发的果实。

“新型举国体制下更高效的协同创新让我们在竞争中不断超越!”今天的中国,从“揭榜挂帅”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到“科改行动”点燃创新之火;从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到促进金融活水滋养创新种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激荡之下,“乘数效应”不断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千军万马齐踊跃”的蓬勃活力。

梦想之翼,因创新而瑰丽。观察两会会场,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新词热词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带来一个个创新的故事:人工智能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到千行百业,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形机器人加快“跑”入工厂和寻常百姓家,生产生活多了“好帮手”;打通创新药械研发从实验室到病房的“最后一米”,让战胜疾病的工具箱越来越丰富……各行各业向新而行、以质图强的“春消息”,生动而深刻地告诉人们: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就在创新之中。

改革创新不是冲刺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2024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改革永不停歇、现代化日益推进的国家。”在北京工作的喀麦隆青年卡布雷尔·多姆切如是感慨。

身形小巧的海燕看起来不起眼,却蕴含着惊人的爆发力。弄潮儿向涛头立!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中,以创新为帆,以改革为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必将更加充沛,中国经济的航船必将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四)

这一幕,如此亲切,又如此熟悉。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围坐一起,深入交流、共商国是。从百姓院落到人民殿堂,一次次围坐共话,激扬着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的奋进力量。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14亿多人民的磅礴之力。新时代以来,面对大战大考、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国上下聚力攻坚,共同写下恢宏史诗。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恰如中国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部件相互支撑、环环相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朴素道理,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的至理名言;从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心一样”的同仇敌忾,到灾难来袭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团结统一始终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团结是成功的基石,奋斗是梦想的翅膀。“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时代的召唤。两会上,团结奋进的力量令人振奋。代表委员肩负人民重托,聚焦国计民生,在一场场热烈讨论中,在一次次建言献策中,把智慧和共识凝聚起来,把信心和力量传递出去,奏响团结奋斗的时代主旋律。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这是我们团结一心向前进的力量源泉。

“中国人的团结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些外国观察家眼中,中国人把团结互助刻在骨子里,这种力量不可战胜。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穹顶,璀璨星辰簇拥中央一颗巨大的红五星灯,生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同心向党、共圆梦想的精神力量。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划桨开大船,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五)

七彩霓裳竞相闪耀,各类器乐齐奏和鸣——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一幕令人动容。“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亚冬会向世人展现的,是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更是中国携手亚洲、拥抱世界的诚意与胸襟。

从竞技赛场到两会会场,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交融互动。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新闻发布会、记者会、开放团组活动等让各界人士感受开放透明的会风……“了解中国是当今世界的‘必修课’。”一名外国媒体人将中国比喻为一本书,“每一页都蕴含着智慧和魅力”。无论是来中国现场体验,还是在社交平台上互动交流,各国人民越来越真切地看见了一个安全、开放、文明、现代的国度,感受14亿多中国人民展现的勤劳智慧、迸发的蓬勃生机。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让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矩阵的“窗口效应”和“溢出效应”越来越强,吸引一批批“头回客”“回头客”“全勤生”;迄今中国已对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打卡中国”日益成为国际新风尚;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中拉陆海新通道让“钱凯到上海”不再遥远……越开越大的中国大门,让外企投资兴业更加便利、人员往来更加活跃、合作之路越来越宽广,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

开放让世界更近,合作让未来更美。随着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大家庭吸引全球超过四分之三国家加入,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理念深入人心;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支持,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的时代强音更加响亮。“对于中方提出的倡议建议,我们向来乐于倾听”,这是泰国总理佩通坦的由衷之语;“我们从中国身上学习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有感于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中国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

每年春天,一种名为“北京雨燕”的候鸟跨越山海,从遥远的非洲返回北京。服贸会吉祥物“福燕”的主体形象取材于它,寓意连接融汇、互利合作的广阔胸襟,体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顽强精神。“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必将与世界携手同行,一起飞向辽阔的蓝天,飞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远方。

(六)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100多年前,青年周恩来写下这样的寄语。看今天的中国,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洋,大兴国际机场如凤凰展翅,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于蓝天,中国空间站遨游苍穹……一个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中国崛起于世界东方,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这是最好的告慰,也是历史的回答。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乘长风破万里浪,立潮头兴千秋业。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远大志向,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无论征途如何险峻、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心有远方,何惧道阻且长;志越重霄,哪怕惊涛骇浪。在中国共产党人“以百年、千年为计”的时间观和奋斗史里,既有雄心壮志,也有脚踏实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亿万人民坚定信心、众志成城、真抓实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2025-03-1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8333.html 1 3 像海燕一样搏风击浪振翅飞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