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县区综合

涟水县涟城街道双码村:

做实“四篇文章” 推动强村富民

■通讯员 范肖东 刘岳文

本报讯 近年来,涟水县涟城街道双码村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着力做实项目建设、产业优化、公共空间治理和关注民生“四篇文章”,不断提升强村富民水平。2024年,该村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5.55万元,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

聚焦新引擎,做实项目建设文章。大力发展棚膜经济、菊花种植和水蛭养殖,探索走出一条高效、特色产业富民之路。林下养殖水蛭已经成为该村高效林下经济项目,通过为水蛭养殖、加工、销售、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品主要销往安徽亳州药材市场以及国内加工企业。目前,一、二期项目共占地265亩,拥有115个循环水养殖大棚,年产5万公斤鲜活水蛭,年效益9000万元,为全村近40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人均年务工收入近4万元。在此基础上,双码村先后引进美仕达塑料包装、双扬米业、兄弟板厂等项目,常年务工人员近200人。

聚焦新支柱,做实产业优化文章。截至2024年,双码菊花产业园面积达700多亩。今年,该村将和双码菊花产业园合作建立菊花烘干基地,进一步扣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菊花产业园还种植185亩冬瓜,亩产值3500元。目前,菊花产业园务工人员超百人,人均月工资4500元左右。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该村还成立合作社,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新产品推广、拓展销售渠道等服务,特别是实行西瓜和青椒、豆角等蔬菜轮作,实现一地两用、一年两收、产值翻番。目前,该村西瓜合作社的大棚已发展到960多亩、葡萄园80亩、豆丹养殖85亩、蘑菇种植45亩,全村特色种植和养殖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

聚焦新效能,做实公共空间治理文章。近年来,双码村把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持续推进,通过集中治理连片开发等途径整合零散空间资源。特别是对已流转的土地进行重新丈量,将溢出面积和鱼塘等被侵占的土地回收重新发包,以及通过闲置大棚出租等方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2.7万元。

聚焦新磁场,做实关注民生文章。双码村坚持以发展为基础、以群众诉求为突破口,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发力,开展一系列提升民生质量的活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政府扶持项目,硬化朱许等组道路3300米、架设路灯136盏、疏浚沟河渠道3500米,解决了农户农田灌溉困难的问题。同时,定期对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进行慰问,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5-02-21 涟水县涟城街道双码村: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6880.html 1 3 做实“四篇文章” 推动强村富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