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郑琳琳
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把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作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坚持“真诚实在、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真绩实效”的优良作风,结合市场发展和产业需求,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不断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淮安技师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产业办专业、联合企业搞教学、校企融合促发展,涵养‘四真四实’良好作风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淮安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杨恒忠表示。
以赛培优 淬炼技能人才
近日,该校2022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葛雨婷在全国盐行业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第一名。“没有积累和苦练,就不会有一身‘硬’本领。”年仅17岁的葛雨婷告诉记者,赛前,指导老师吴秋婵带领她和同学们深入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到企业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此外,他们在实验室反复进行模拟训练,经常一待就是一天。
淮安技师学院不断完善师生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和大赛管理办法等制度,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教,积极发挥技能竞赛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引领作用。2024年,该校师生先后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4个。该校以参加各类竞赛为契机,让师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前沿技术,认识更多优秀的技能大师,不断激发师生专业学习热情,提高师生综合素养水平,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
链接产业 激发澎湃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11月,该校中天班第一期开班,60名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员工在淮安技师学院开启为期三周的培训,学习企业文化、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实操技能,让新员工在学校就实现由新手到熟练工的转变,及时满足生产需求。
锚定产业发展需求方向,汇聚产教融合澎湃动力。近年来,淮安技师学院聚焦地方产业发展定位和行业状况,积极探索技工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路径,强化“厂中校”与“校中厂”联动效应。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