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刘 梦
通 讯 员 王 惠 吴振君
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前行又一年。站在时光的节点上回望2024年,这是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该院将真抓实干、改革创新贯彻始终,以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以学科建设激活强劲引擎,以内涵发展焕发澎湃动能,以服务提升擦亮健康底色,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
2024年,该院获批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荣获全市唯一“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称号,成为全市唯一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A+单位,骨科主任周全博士成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唯一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坚持党建引领
发展根基有效夯实
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赋能增效,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的核心课题。2024年,市二院抓细抓实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基层发展合力充分凝聚。强化理论武装,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教育学习等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患者和临床减负,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老年医学科党支部获评“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
党风廉政建设常态推进。以市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开展样本外送检测、门急诊一体化改造、科研经费管理、医疗技术培育4项专项监督,获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认真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改到位率100%,党风行风焕然一新。
文化软实力深植厚积。成立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营造积极向上文化氛围,开展各类公益活动30余次,选派13名骨干医师援桑给巴尔、新疆、陕西,填补当地技术空白28项;被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近700次,其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选用45篇(条),全方位展示医院品牌形象;荣获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优秀合作单位”称号、市级机关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成为全市唯一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A+单位。
聚焦学科建设 强劲引擎不断激活
市二院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和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推动专科水平、科研能力、人才支撑力全面提升,在等级医院评审中位列全省第四。
精准施策,提升专科竞争力。大力实施临床技能提升工程,选送2批17名业务骨干赴国内外顶级医院进修,开展肺动脉球囊扩张术、胆管巨大结石胆道子镜液电碎石取石术等新技术、新项目42项,“国考”手术、“国考”四级手术、“国考”微创手术台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疑难危重症救治例数同比上升30.05%,成功打造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心肺复苏中心建设示范基地、国家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等“国字号”名片10张,加盟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专科联盟,荣获全国首届ECMO技能大赛二等奖、省心肺复苏病例大赛二等奖、市急诊急救技能大赛一等奖,专科能力持续提升。
科教兴院,注入发展驱动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遴选培育2批14项院内优质基础项目,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市厅级以上项目39项;荣获淮海科学技术奖5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7项;承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项目30项,完成结题13项;获评“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
外引内育,强化人才支撑力。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柔性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吴蓉教授团队,新增省“333工程”第二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省级以上学术任职60余人,推动人才队伍量质齐增,成功举办公立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省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
聚焦内涵发展 澎湃动能全力迸发
市二院聚焦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运营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水平,以有为担当激发澎湃动能。
运营管理更加精益化。充分发挥“国考”指挥棒作用,优化“国考”手术、四级手术、限制性技术项目、病例组合指数(CMI)等11类指标考核权重,构建涵盖质量安全、运营效率、服务效能的多维评价激励机制,有效提升“国考”指标。完善成本管控、低值耗材全流程管理等系统,二级库库存率显著下降;盘活闲置资产,设备使用率大幅提高。“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质量管理更加标准化。深化院内“三医”协同治理,加强联合培训与督查,新增省级质控中心任职3名,建立“质控—交互—分析”病案全流程管理体系,荣获全国医院质量管理大赛二等奖、省消毒技能竞赛二等奖、省病案管理优秀案例二等奖,获评“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
风险管理更加立体化。健全内控体系,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组织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百余场,及时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按期高质量完成门急诊一体化改造项目、厦门路院区建设和手术室技改工程等3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总改造面积1.85万平方米,配备256排高端CT等大型设备10台,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聚焦服务提升 健康底色持续擦亮
市二院持续开展义诊和健康宣讲活动,以暖心服务擦亮健康底色。
厦门路院区建设按下“快进键”。厦门路院区开放专科门诊20个,新增外科病床32张,邀请省名中医坐诊62次;全年门急诊人次增加72.12%,出院人次增加14.67%,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被授予江苏省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市级中心、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残疾等级评定机构等资质。
区域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增4家医疗集团成员单位、2个名医工作室、6个专科联盟,在8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内部组建五大质控中心,组织14名业务骨干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成立由专家组成的远程医疗小组,定期派专家到集团单位坐诊2491次、巡回诊疗32次。
多元化服务拉满“进度条”。新增专病门诊28个、多学科联合会诊(MDT)门诊2个、专家门诊4个,推出特色护理服务项目52个,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80岁以上老人就医“零等待”、医保移动支付、床旁结算等便民举措,荣登健康报社“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创新案例榜单,荣获省、市急救科普展演推广活动一、二等奖。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市二院将继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举措,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持续优化医疗服务,续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