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经开区风采

经开区人社局:

立足“三优化”全力落实门特患者待遇

■通讯员 刘 琦

本报讯 门特患者指被诊断为门诊特殊病种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而无需住院,但需要长期依靠药物来维持病情的稳定。近年来,淮安经开区人社局通过优化宣传举措、优化服务流程、优化联网结算,持续保障门特患者待遇的落实。

优化宣传举措。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讲,讲明白满足条件的病种、申请流程、待遇享受等,进一步提升群众对门特待遇的知晓度和认同感。同时依托区内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宣传载体,通过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滚动播放门特政策等方式,持续增强宣传效果。

优化服务流程。积极落实“院前办”,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将门特审批备案事项前移至定点医疗机构办理,让群众“少跑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门特待遇。推动“掌上办”,指导群众通过“江苏医保云”等APP办理业务,进一步提升门特业务办理的便捷性。

优化联网结算。目前,市内门特已经实现100%联网结算。针对异地门特就医群众,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门特费用实时联网结算。同时,结算部门每月按时向各定点医疗机构拨付医保结算费用,为保障门特患者待遇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经开区共有6259人享受门特待遇,结算超55373人次,医保基金支出3072.44万元。经开区人社局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做好2025年门特患者信息结转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切实维护参保群众的各项权利。

2025-01-24 经开区人社局: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5659.html 1 3 立足“三优化”全力落实门特患者待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