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叶 列
通 讯 员 张景国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婚俗改革工作为抓手,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擦亮文明婚俗文化底色,打造“淮爱有约”婚姻服务品牌,奏响婚俗改革“交响曲”。
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尚。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婚姻家庭法律服务机制。在24个居民小区、商业住宅区试点开展“法律进家庭”基层普法服务,按3A级以上标准建设7个民政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在天泉湖、黄花塘等地设置户外集体婚礼基地。围绕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优秀传统婚俗文化等主题开展宣讲,让文明婚俗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树立文明婚俗新导向。以创建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为契机,挖掘淮安地区传统婚嫁礼俗文化,打造“淮爱有约”婚姻服务品牌,抵制天价彩礼、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推广集体婚礼等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举办“红色传承”革命婚礼,在天泉湖举办“绿色森林”户外婚礼,在淮河盱眙段举办水上集体婚礼。出台《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指引》,引导新人树立简约的婚庆理念。探索建立“食物捐赠机制”,鼓励婚宴服务经营者和消费者为有需要的人免费提供安全的婚宴余量食品,避免餐饮浪费。
释放文明婚俗新温度。举办婚俗文化推广暨相亲大会,通过“淮爱之约”相亲活动、“淮爱之喜”中西式婚礼流程展演、“淮爱之礼”淮安地区婚嫁礼俗文化展、“淮爱之宴”淮扬菜婚宴文化文创展,引导年轻人婚事新办。构建婚姻登记与婚礼、旅游、福彩、婚姻家庭辅导相结合的“1+4”婚俗改革新格局。巧妙串联旅游景点,建成集婚姻登记、人文旅游于一体的婚姻登记场所。举办“新人喜结良缘·福彩送福添彩”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温馨虹桥”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建立特邀颁证员制度,邀请“孺子牛奖”获得者、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等担任特邀颁证员,增强新人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感。
注入文明婚俗新动力。建立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婚俗改革联动小组,规范婚庆、婚宴、随礼等标准,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确保婚俗改革高效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组织部门党员干部签订《喜庆事宜承诺书》和《移风易俗承诺书》,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派驻单位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前填写《婚丧喜庆事宜报备表》,民政、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移风易俗督导。宣传推广盱眙县马坝镇腊塘社区“文明新风腊八条”,把婚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激发移风易俗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