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巧施“破中取金”方 铺就“病”企重生路

淮安法院创新破产资产综合处置机制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通讯员 赵德刚 孙逸人

在破产案件中,如何让破产企业实现最大价值、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呢?近年来,淮安两级法院加强府院协调联动,探索建立破产资产综合处置机制,通过“盘活存量”换取“发展增量”,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化解债务风险、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破中取金”。“破中取金”破产资产处置工作获评省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实践典型。

“快速出清+重整盘活” 创新资产处置路径

淮安市天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动三轮车和太阳能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债务,进入破产程序。涟水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发现该公司的土地、厂房因欠缴土地出让金而未能办理权属登记,阻碍了破产清算的进行。

为此,涟水县人民法院及时提请召开府院联席会议,指导管理人与涟水县资规局订立行政协议。同时,经债权人同意,将欠付土地款设定为共益债务,并将无证土地及厂房先行挂网拍卖,在拍卖公告中明确“拍卖所得款项优先清偿涟水县资规局合法权益后,涟水县资规局为土地及地上建筑物、附着物不动产产权登记提供帮助”,增强竞买人投资信心,最终实现溢价网拍变现,公司土地、厂房成功办理不动产权证。

破产资产处置既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也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审理破产案件时,淮安法院高度重视破产资产处置问题,围绕处置全流程,对不同类型的破产企业进行分类施策,有效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在前端建立综合服务机制,畅通企业退出渠道,大力推广‘立转破’‘诉转破’‘执转破’等多项机制,及时发现、识别适格企业并引入破产程序,利用‘多数决’规则兜底解决各方诉求不一致问题。”淮安中院民二庭庭长陈加雷说。在进行破产资产处置时,淮安法院根据破产企业的不同情况,坚持准确识别、分类处置。对明显资不抵债、没有发展前景、缺乏挽救价值的企业,及时将其导入快速清算程序,帮助企业降低破产成本,确保债权人及时获得利益;对仅是一时陷入经营困境、前景良好、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加大破产重整程序适用力度,及时化解债务危机,通过引入新的投资主体等方式助力企业盘活资源、实现重生。2023年以来,淮安法院共审结破产重整案件42件。此外,淮安法院建立末端跟踪保障机制,通过抓好重整计划执行落实工作,主动回访、持续跟踪企业后续经营情况,对阻碍企业发展的梗阻因素定期协商会办解决。“我们与市发改委建立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及时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企业重整及信用修复情况,确保重整成功企业正常参与经营活动。”陈加雷说。

“法院推动+部门联动” 提升资产处置质效

在某装备制造公司破产清算案办理过程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党委主导、法院主审、管理人主办的制度优势,通过建立“多层级、多部门、多渠道”的破产清算工作架构,妥善化解5000余万元的职工债权,高效盘活土地、厂房等破产资产,成功招引50亿元优质投资项目,实现了落后产能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破产企业职工权益得到保障、破产资产与优质项目有效对接的“三赢”。

对破产资产的处置,仅靠法院很难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此,淮安法院加强府院联动,强化司法职能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效对接,汇聚各方合力,推动资产处置工作提质增效。

搭建平台聚合力。由淮安中院牵头,推动发改委、商务局、市监局等12个市直单位联合搭建破产资产综合处置平台,利用工商联、招商部门、引资单位政策熟、信息广、资源多的优势,精准发现、识别意向买受人。系统处置巧借力。强化统筹推进,主动向市委专题报告重大破产案件情况,全力争取市委支持。精算发展“总账”,对破产企业名下升值潜力大、因体量较大一时无人收购的土地、厂房等资产,引导国有资产公司兜底收购,再寻机向客商转租或出售。线上线下齐发力。借助线上平台扩大信息传播半径,在淘宝网设立淮安破产资产专区,通过信息归并、集中引流,提高拍品的曝光度和浏览量。依托线下渠道提升信息推送精准度,根据市场走向和个案情况,针对性采用定向推送、上门宣传、举行发布会等形式予以推介,提升资产溢价率。

“细心指导+用心服务” 扫清资产处置障碍

因法定代表人涉嫌集资诈骗罪,位于洪泽经济开发区的淮安宝明智慧产业园有限公司名下近300亩土地被杭州警方以涉嫌赃款投资查封。为尽早释放土地资源,供优质项目落户,洪泽区人民法院打破“先刑后民”传统办案模式,先行受理该公司破产案。在对该公司破产资产进行处置时,洪泽区人民法院联合洪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多次和杭州警方磋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洪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先行筹措资金,作为解除土地查封的保证金,根据刑事判决结果决定该款项的归属,推动杭州警方先行解除土地查封,进行资产拍卖。

随后,洪泽区人民法院通过建立“院领导+庭长+员额法官+管理人”联动办案模式,优化管理人接管公告程序,高效衔接债权人申报债权及第一轮挂网拍卖时间,成功实现资产拍卖,为洪泽区首家百亿级项目——台华新材顺利落地并实现“拿地即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为实现破产资产规范高效处置,淮安法院聚焦资产处置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强化指导和服务,切实为维护各方当事人权益扫清障碍。

针对管理人履职“监管难”问题,淮安法院对破产资产接管、调查、变现和分配等环节设置具体的规则指引,确保破产管理人依法依规处置资产。淮安法院联合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出台规范破产资产网络拍卖的指导意见,明确网络拍卖程序和公告内容。“针对破产资产‘解封难’问题,我们联合公安、海关等9部门构建破产资产解封机制,畅通不动产及机动车等解封绿色通道,增强破产资产的可流通性,消除买受人的后顾之忧。”陈加雷说。针对因历史遗留原因导致的“问题楼盘”办证难问题,淮安两级法院主动提请党委政府进行协商会办,对破产企业名下符合条件的房产进行容缺办证,助力淮海青年城、开元名都、五岛湖公寓等楼盘4000余名业主成功办证。

2025-01-19 巧施“破中取金”方 铺就“病”企重生路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5212.html 1 3 淮安法院创新破产资产综合处置机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