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涟水县博物馆晋级三级博物馆,实现淮安博物馆事业的里程碑式突破,基本形成以市级博物馆为龙头,县区综合馆为主体,专题馆、行业馆为骨干,非国有馆为补充的,集历史、考古、人物、自然、非遗等多种类型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体系。
为充分发挥各馆文物展示和“文化客厅”作用,让更多的文物瑰宝走出“深闺”直面观众,淮安走出矩阵化联合办展新路径,立足馆企深度合作等模式,探索建立博物总馆机制。2023年初,淮安市博物总馆建设正式启动,运营一年多以来,淮安市博物馆总馆先后举办“镜观美好生活”——淮安馆藏古代铜镜艺术特展、“淮上风物留翰墨”——淮安馆藏明清书画展等展览,并在全市各县区博物馆举办巡展,获得一致好评。2024年7月,淮安市博物总馆联合淮安书房万有博物书店(江苏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举办了“博物天地 自在淮安”——淮安自然博物展,对外展出火星陨石、月球陨石、各类矿物宝石和全门类化石等数千件自然珍宝,并策划多场研学活动,深受青少年欢迎。9月,淮安市博物馆联合江西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等共同举办“汉字中国 王者归来”——殷墟上的汉字源头艺术特展,市民争相排队参观。2024年中秋假期,全市备案博物馆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位列全省第三。
聚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让文物遗产“火起来”
近年来,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有创意的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博物馆去”成为越来越多淮安市民热衷的文化娱乐活动。人气火热的背后,是淮安以文物创新展示和活化传承为指引,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面持续努力的结果。
2024年以来,淮安先后举办淮安出土化妆及饰品文物展等多个文物精品展,并积极引进“盈尺纵横 妙合无垠”——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馆藏绘画展等,协助鄂尔多斯市引进“怀袖雅玩”——淮安市博物馆藏清代扇面艺术展等,通过文物展览搭建起各地人文交流的桥梁。2024年5月,“淮上风物留翰墨”——淮安馆藏明清书画展入选2024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名单,并在省内5家博物馆进行巡回展览。
全市各馆还立足馆藏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推动文物展览展示与节气文化、传统民间艺术、非遗体验等相结合,在中国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积极推出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先后举办了“运河之都 瓷耀千年”——淮安馆藏瓷器精品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灯笼制作体验、“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200余项。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我市组织全市博物馆围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红色文化弘扬传播,推出了“博物教育乘风起,深研细究向未来”——淮安市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策划组织主题展览、红色研学、非遗体验、拓展训练、运河集市等活动20余项,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和互动项目,带领观众参观体验,感悟千年运河文脉,推动淮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