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经开区风采

当排头 走前列 作贡献

经开区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彭 锋

本报讯 2024年,淮安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树牢“勇争第一”的工作目标,压实责任、真抓实干、求实求效,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当排头、走前列、作贡献”。

在奋进征途上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支撑力。不断做强工业经济,全力彰显工业经济主阵地作用,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应税开票增幅达22%,总量、增量、增幅实现全市“当排头、走前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指导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壮大经开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1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企业获批省级智能车间、2家企业获评智能工厂、2家企业获批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动企业加快投产达效、列统入库进度,全年预计净增工业列统企业26户,鼓励企业实施技改升级,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8个。提升产业发展集群力。聚力打造“3+N”产业体系,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生命健康等“N”个特色产业,全区培育营收超20亿元企业9家、超30亿元企业7家,培育超百亿企业2家,加快构建具有经开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龙头企业引领力。围绕“强龙头、补链条、促集群”,支持区内重点企业向总部争取订单、争取投资,推动产能稳健增长、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推动区内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和稳定配套联合体,形成以“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在奋进征途上致力强化项目攻坚成效。紧盯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四个维度”,围绕促开工、重推进、优服务,紧盯目标、倒排计划,积极营造项目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及时解决要素保障、基础配套等环节关键事项,特别是项目供地、环评、用能、水电保障等方面,聚力攻坚,打通“堵点”,提前做好增量产业用地储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狠抓项目帮办。紧扣项目推进各个环节,摸底排查,梳理问题,及时交办、提请会办,确保问题不沉积、不延误,及时化解项目问题,全力推动3个省重大项目、41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超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

在奋进征途上全力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做好重点企业数据监测。定期对区内46户重点外贸企业进行指标监测分析,对波动较大企业及时分析研判和数据预警,制定措施积极应对,全年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248亿元以上。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市场。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动员区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拓展市场,增加订单;提升跨境电商产业园、海外仓服务功能,引导更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将产品和品牌在全球进行布局,全力拓展境外市场。加快政策资金申报兑现。加强宣传中央外经贸、省、市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组织企业申报国家进口贴息、境外参展费用、出口信用保险、跨境电商专项等项目,支持企业用好用足资金政策,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奋进征途上持续深化企业服务质效。强化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诉求收集、问题交办、联席会办”等工作机制,形成企业诉求“响应快速、办结迅速”的服务新模式。创新服务方式。做优企业服务,发挥经开区“惠企通”智慧企业服务平台功能,累计帮办服务事项300余件,推送惠企政策70余条,促成14家企业建立供应链关系,让企业从建设到投产享受全链条服务。精准纾难解困。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编印惠企政策清单33条,赴企业开展政策辅导60余家(次),及时兑现惠企扶持资金,举办企业家系列联谊活动,搭建政企互动平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01-03 当排头 走前列 作贡献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64239.html 1 3 经开区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